补脾散可能有改善乏力、调理胃肠道功能、缓解腹胀、改善食欲不振、调节免疫等作用与功效,需要遵医嘱规范用药。 1、改善乏力 补脾散是一种中成药,本药品主要由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等中药组成。食用后可以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有效改善乏力症状。 2、调理胃肠道功能 补脾散的白术成分,可以健脾胃、益气血,在...
补脾散通常含有以下几种作用与功效: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转化和营养吸收、理气和中、消除疲劳、利湿止泻、提升免疫力。 1.增强脾胃功能:可以帮助改善消化不良、食欲减少等问题。 2.促进食物转化和营养吸收:提高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利用率。 3.理气和中:调理肠胃气机,减少气滞所引起的不适如腹胀、嗳气等。 4.消除疲劳...
补脾散是一种中成药,其作用与功效包括改善乏力、调理胃肠道功能、缓解腹胀、改善食欲不振以及调节免疫等。补脾散由白术、人参、黄芪等中药组成,食用后可以促进人体气血运行,有效改善乏力;同时,其白术成分可以健脾胃,调理胃肠道功能,缓解腹胀并改善食欲不振;此外,补脾散还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的产生,增强免疫功能。需...
补脾散——《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洋参1两半,茯神2两,淮山药2两,于术1两半,苍术1两,厚朴1两,当归2两,枣仁1两,白芍1两,神曲2两,麦芽2两,木香1两,草果5分,莲子2两,砂仁7分,肉桂5分,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不欲食饭。
补脾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补脾散 治脾泄不止,食积不消, 瘕块结,大肠滑泄,脏毒下利,腹痛肠鸣。 麦(炒,三两)神曲(炒,二两)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熟)浓朴(制)干姜(炮)陈皮(各一两)木香(生,半两)甘草(炙,半两) 上为末。脾泄泻,诃子汤入盐调下二钱;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炒姜酒调下...
补脾散【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组成】麦芽(炒)90克神曲(炒)60克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木香(生)15克甘草(炙)15克【用法】上为末。若脾泄泻,用诃子汤入盐调下6克;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用炒姜酒调下,常服,盐汤点,空腹时服。【主治】脾阳不足...
十补脾散方源《普济方》卷一八二,功用下气消痰,调血理气。 【方源】《普济方》卷一八二。 【组成】半夏二两,干姜、白术、陈皮、青皮、当归、香附子各一两,人参、甘草、木香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补脾人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五。具有补脾益气,温中散寒之功效。主治脾虚身重如石,四肢不举,食少无力,腹胀肠鸣,神思昏闷。症见身重,食少,腹胀肠鸣,脉微弱。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肝炎。组成 古:人参(去芦头)一两,石斛(去根)二分,黄芪(锉...
补脾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主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心胸满闷,多倦乏力,肌肤羸瘦。组成 肉豆蔻、肉桂、白术、诃子、人参、附子、白茯苓、厚朴各一两,干姜、丁香、沉香、甘草、藿香叶各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同煎至七分,去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