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正传》卷三,名见《东医宝鉴》卷一。具有养血补心,安神镇惊之功效。主治心虚手振。组成 川归身一两五钱(45g),川芎一两(30g),粉甘草一两五钱(45g),生地黄一两五钱(45g),远志(去心)二两五钱(75g),酸枣仁、柏子仁各三两(90g),人参一两(30g),辰砂(另...
补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大成》卷五引《济生》。具有益气养血,安神定志之功效。主治忧愁思虑过度,心血耗散,故多惊恐,遗精盗汗。组成 紫石英(煅,研)、熟地黄(洗)、菖蒲、茯神(去木)、当归(去芦)、附子(炮,去皮脐)、黄耆(去芦)、远志(去心,炒)、川芎、桂心(不见火)、龙齿各一两(30g),...
补心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心气不足、惊恐健忘等病症。【来源】《赤水玄珠》卷十。【组成】麦冬75克 远志(甘草汤煮) 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楼根 白术 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参 川归 牛膝黄耆各30克 木通24克 【用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
补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二。具有生养气血,补不足,泻有余,滋润精血,养固真元,使邪气无侵,令营卫坚守之功效。组成 酸枣仁(炒,去壳)、沉香(不见火)、薏苡仁(炒)、乳香(别研)、柏子仁(炒)、鹿茸(酥炙)、车前子(炒)、当归(去芦,酒浸)、五味子(去枝)、人参(去芦)、覆盆子(炒...
补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三。具有补心之功效,主治痰火扰心引起的心烦不寐。组成 朱砂二钱五分(7.5g),瓜萎五钱(15g),黄连三钱(9g),归身尾三钱五分(9g)。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上药混合后研为末,以猪心血和为丸。每次服用3g,以冷开水送下。2、古代用法:上为末,猪心血为丸服...
补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赤水玄珠全集》卷十。具有安心养神之功效。主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组成 麦冬二两半(75g),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香附子(童便浸)二两(60g),天冬、栝楼根、白术、贝母、熟地、茯神、地骨皮各一两半(45g),人参、川归、牛膝、黄耆各一两(30g),木通八钱(24g)。用法...
《备急千金要方》:“补心丸,主治脏虚、易恐怖。以及妇女产后杂病、月经不调等病证。甘草、防风、大黄、当归、芍药、猪苓、芎䓖、附子、蜀椒、干姜、细辛、厚朴、桂心、半夏各一两,茯苓、远志各二两。将以上药物研成末,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蜜丸,用酒送服五丸,日服三次,如果没有感觉,可逐渐增至十丸,...
补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丹台玉案》卷三。主治眼痛不已,日久无光。组成 当归一两五钱,川芎五钱,粉草一两,生地一两,远志一两,枣仁一两五钱,人参一两五钱,柏子仁一两五钱,辰砂五钱,琥珀五钱,茯神八钱,南星五钱,半夏五钱,石菖蒲一两。用法用量 上为末,蒸粉为丸,如绿豆大,金箔、朱砂为...
病情分析:补心丸主要用于改善心脏功能,增强体力,并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 1.调节心脏功能:补心丸可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从而帮助缓解心悸和气短等症状。 2.改善睡眠质量:该药物常用于治疗由心脏问题引起的失眠,可以通过镇静安神的作用提高睡眠质量。 3.增强体力和耐力:补心丸能够增加身体能量,提高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