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超慢电子末段高压电加速触屏电子双缝衍射实验装置,包括真空室6,真空室6内设有带电粒子束发射装置1,带电粒子束发射装置1的前方设有隔板2,隔板2的板面位于左右竖直方向,隔板2板面的中部沿着竖直方向设有可让电子或质子产生干涉的杨氏双缝3,带电粒子束发射装置1可沿着水平方向朝着前方的杨氏双缝3一个、一个...
电子衍射的发现证实了L.V.德布罗意提出的电子具有波动性的设想,构成了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1943年,德国科学家König通过电子衍射,最早报道了立方冰结构。装置 最简单的电子衍射装置。从阴极K发出的电子被加速后经过阳极A的光阑孔和透镜L到达试样S上,被试样衍射后在荧光屏或照相底板P上形成电子衍射图样。由于物质(...
假设光是一列波,当双缝都打开,来自每一条缝的波将发生干涉 我们可以用具体的实验来判别光的粒子图像和波动图像。托马斯做了这类实验,从而证实波动图像。牛顿的微粒说被证明是错的。后来,麦克斯韦更是为流行的光的波动观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但是,爱因斯坦似乎又通过光子理论复苏了牛顿的光粒子模型。当然,我们也...
【实验步骤】 一、仪器 激光器、水槽、声光衍射仪都已放置好,连线已接好。传感器连线已接好。 【粗调】: (1)打开声光衍射仪和激光器; (2)调节声光衍射仪的频率为10-11之间; (3)调节换能器角度,肉眼观察衍射条纹,使条纹级数最多。 (4)调节水槽角度,肉眼观察衍射条纹,使条纹级数最多。
我校应用物理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积极行动,主要采用“居家DIY物理实验”方式进行本学期教学,推出了20余个实验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真操实做,动手积极性高,辅导群内讨论热烈,已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在“居家DIY光栅衍射实验”系列的尝试。常见光栅是由大量等宽度和等间距的狭缝(反射面)...
实验分析 粒子衍射是反映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典型实验(图1)。大量的单能粒子,有相同的沿y方向的动量p...
双缝衍射实验结论 双缝衍射实验结论 双缝衍射实验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重要特性 。该实验结论对量子力学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实验中光通过双缝后形成的干涉条纹是波动性的典型表现 。条纹间距的计算遵循特定公式,如Δx = Lλ/d (Δx为条纹间距,L为缝到屏的距离,λ为光的波长,d为双缝间距 ...
电子具有波动性假设的实验验证是电子的晶体衍射实验。电子被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动能等于电子的电荷乘加速电压,即考虑到高速运动的相对论效应,电子的动量由德布罗意关系得真空中的光速 ,电子的静止质量 ,普朗克常数 ,当电子所受的加速电压为V伏特,则电子的动能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1) ...
电子衍射实验:在电子实验中,当电子流很强时,我们将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板上出现电子的衍射图样;倘若将电子流电子流调到足够低,以至于电子是一个一个地通过晶片——“光栅”。结果发现在起初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斑点,但只要延长曝光时间,将会看到斑点有规律地分布,呈现出衍射图样。在这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