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南昌行营”,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设在西安的行营,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会委员长西安行营”等等。“行营”虽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前缀,但久而久之,因为文字太长,也太烦琐,党内军内都省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这几个字,而直呼“委员长行营”。譬如“武汉行营”...
如前所说,虽然广州绥靖公署貌似由于广州行辕改组,但实际上广州行辕、广州行营的前身可能并非张发奎第四战区,而更多是余汉谋第七战区,毕竟第四战区的辖区主要在广西,广东则更多隶属第七战区。到这里,我们可以稍微做个小结了,从前面提到的具体案例我们就能发现,行营、行辕其实又有所谓大小之分。所谓大行营,以及由...
保定行营于1937年7月20日在河北保定成立,负责指导河北、察哈尔驻军的对日作战指导工作。1938年8月20日改组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历任主任:徐永昌(1937年7月20日-1938年8月20日)七、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桂林行营 桂林行营于1938年12月3日在广西桂林成立,负责指导第3战区、第4战区和第9战区的对日作战事宜,曾...
广泛为人所知的行营,是武汉会战之后设立的一南一北两大行营:白崇禧为主任的桂林行营,理论上负责指导第...
所谓“行辕”,全称是“国民政府主席某地行辕”,则是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加强某一大区的军政统一领导,将若干单纯主管军事的行营更改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它与行营的区别在于不再仅代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而是代表中央政府的派驻机构。 比如李宗仁的汉中行营迁到北平后初称北平行营,1946年改称“北平行辕...
行营 成语(Idiom):行营发音(Pronunciation):xíng yíng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行营指军队临时驻扎的地方,也用来比喻暂时停留或居住的地方。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行营是指军队在行军过程中暂时驻扎的地方,包括搭建帐篷、设立营地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暂时停留或居住的地方,强调临时性和短暂性。使用场景(...
“行营”全称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某地行营”,即蒋介石离开首都(南京或重庆)处理军机大事的常驻地、或作为他最高统帅代表的军事大员驻地。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为了照顾论资排辈及抢占地盘等非作战使命,又将指挥机构扩编为总部-行营(行辕)-绥靖公署(战区)-绥靖区-兵团/整编军-军(整编师)-师...
而后将原有的战区改制为“绥靖公署”,每个行营可以指挥若干绥署、绥靖区和警备总司令部,比如重庆行营下属川康绥署、川鄂湘黔绥署和云南警备总司令部、北平行营指挥保定绥署和张垣绥署等。其中第一战区更名为西安绥署(胡宗南)、第二战区更名为太原绥署(阎锡山)、第三战区更名为徐州绥署(薛岳)、第五战区更名为郑州...
随着抗战的结束,再用“行营”这个名称与当时的“和平”环境不相适应,于是国民党又在“行营”的基础上进行改名,称为“行辕”。行辕在名义上是某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公署,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行辕是有权管辖一定区域内的军事及行政的,下辖两到三个绥靖公署,看起来是比原先的行营也多出了一部分权力。但是实际上...
蒋介石的军令部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因时制宜的设立了行营这一派出机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先后设立重庆、广州、武汉、西安四个行营。重庆行营最初目的在于“统率川黔康三省剿匪军事,并统筹各该省份之后方善后”,处理西南各省事务。广州行营“指导粤、桂、闽驻军之整理训练、民众之组织训练、交通通信之整理,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