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 【注释】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
创作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 742—756 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 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 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此诗即作于这种心境中,其思想可能是受当时崇奉道教、供养方士之社会风 气的影响...
【作者】崔颢 【朝代】唐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标签:景色怀古山水唐诗三百首 译文 注释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
出自崔颢《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注 武帝祠:汉武帝登华山,观仙掌,曾诏建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 仙人掌:《大清一统志》引《华岳志》说:“岳顶...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而著称。《行经华阴》是崔颢的一首代表作,通过描绘他经过华阴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以及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原文及译文 原文: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日初明。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
1 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注:①岧峣:雄伟高峻。 ②咸京:古都咸阳,今陕西西安。③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1)全诗在描写安排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表...
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注释】(1)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2)岩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3)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二、详细注释 1.岧峣(tiáo yáo):高峻的样子。 2.太华: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城南,因其西有少华山,故称太华。 3.咸京:原指秦代京城咸阳,这里代指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