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谛有四种行相:即道相、如相、行相、出相,这四相如其次第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所摄。(一)道相,即由这圣道是圣者们证得涅槃真义游履的迹路,所以名道。(二)如相,即一切烦恼皆由不如理作意所起,这道谛是如理作意所起,由此如理的道谛,能正对治不如理的诸烦恼,所以名如。
说到这个,就忍不住想起某些人,总是跑到佛学板块谩骂,甚至谤佛。但是除了忍,咱们还能干点啥?难道要和他们一样开骂吗?那就正中他们的下怀了。十、菩萨远离邪见亦不归依诸天趣故 这是说菩萨远离一切邪见,不皈命于诸天趣。菩萨只以无上菩提为最终的目标,以度化众生为最终目的。关于菩萨戒行清净圆满的十种行相...
行相—行如风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睡相—睡如弓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说相一说吐莲的意识身识口识品格行为训练; 吃相—吃数珍的意识身识口识品格行为训练; 动相—动守信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七相训练,就是从遵度、循数、守信三个方面,对意识身识口识进行规范化的训练,简称为身口意正善行为训练...
所行、诸有法。论曰:有余师说: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名实俱四。缘余三谛,名四实一。如是说者,实亦十六。谓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
【心经讲记】四谛十六行相 我们把四谛十六行相了解一下。我们既然学四谛,四谛的道理也要大概地知道一下。 苦谛有四,非常、苦、空、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谛有四,因、集、生、缘。如种理故因(种子生芽道理),等现理故集(因集果令现也),相续理故生(令果...
兜率学苑 | 四谛法之集谛的四行相 集谛,总有四种行相:一因相,二集相,三生相,四缘相。 集谛所有的惑业,是引起后有苦果的原因,即能引发后有的习气因,如种子是生起苗芽的亲因,故名因相。 由诸有情所集积的惑业习气,在人天等有情类中,能为相似的形貌种类的平等现起因,而使其现行;如人与人相似,牛与...
问。真妄二心。行相各异。如何融会得人法性之圆宗 答。但了妄念无生。即是真心不动。此不动之外。更无毫牦法可得。如经云。预流.一来果.不还.阿罗汉。如是诸圣人。皆依心妄有。大般若经云。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分析诸法。过极微量。竟不见有少实可得。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又真妄无体。俱...
菩萨行有四难:背己利世难、行相唯苦难、处经诸有难、时劫无量难 明海大和尚:发菩提心通常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刚才讲的就是愿望,从愿望上做最大的决定,对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所走的这条菩提道产生最彻底的认同:尽未来际,不管遇到多大障碍,我都要走这条路。这个是愿。有了愿以后能落实到日常的行为...
1 选择要替换的内容,按下Ctrl+H组合键,打开“替换”对话框,或直接点击word的替换对话框;2 “勾选使用通配符”,在查找中输入(注:冒号不用输):([!。:……?!)])^13{1,},在替换中输入:\1。如下图所示:(注意区分中英文)3 点击“全部替换”即可。4 效果图:替换前:替换后:5 相关解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