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行星。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基本参数 地球照相半长轴:149,597,870km(这样的距日距离记作1天文...
1. 水星(Mercury):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内行星之一。它的名称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信使神,因为它的轨道速度快,公转周期仅为88天。水星于1943年被发现。2. 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在天文学中也称为“晨星”或“暮星”。亦是内行星之一。它的名称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从太阳开始,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可能存在的第九行星。第九行星是一颗假想的行星,它的存在是根据一些数学模型和天体观测的证据推测出来的,但目前还没有被直接发现。第九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十倍,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可能是海王星的二十...
今年早些时候,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 的观测证实,在遥远的系外行星HD149026b的大气层中存在重元素-碳和氧。这颗行星通常被称为Smertrios。这一发现让天文学家大吃一惊,因为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其大气中主要只有氢和氦。一般的规律是,行星越大,大气中的重元素就越少。这一...
太阳系九大行星特指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与曾被归类为行星的冥王星。这一传统划分因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重新定义“行星”标准而引发争议。九大行星按轨道由内至外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及冰态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外加冥王星。它们形成于约46亿年前太阳...
按照国际天文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2006年给出的规范定义,小行星(英语:Asteroid,希腊语:Αστεροειδής)为微型行星(Minor planet)的一种。以太阳系而言,小行星属于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y, SSSB),和行星一样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但绝大部分的小...
2、星体自身的重力应将其拉成流体静力平衡所定义的形状。简单点说就是,星体想要被称为行星,那么你得是个星“球”,得足够大,万有引力足够强,才能把天体拽成球星。像是很多小行星那样的不规则星体可不行。比如,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的系外天体:“奥陌陌”。奥陌陌的想象图 3、天体必须清除其轨道附近的...
5月30日,中新网报道《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环绕小型主带小行星(152830)Dinkinesh的首个经确认的相接双卫星Selam的观测结果,显示出这颗直径大约720米的小行星,外围居然有一颗形似葫芦的小行星在环绕运行。目前还无法分清处于外围的双瓣小行星到底是一颗还是两颗,因为它们运动形式十分一致,这一发现来自于美国...
(1)水星: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体积和质量最小、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古代称为“辰星”或“昏星”。由于距离太阳最近,大气又非常稀薄,所以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2)金星:金星在太阳系中非常奇特,因为它是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行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距地球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