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权,是指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但是,国务院的行政立法权不是国家立法权,而是行使行政权。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中央行政立法是指中央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活动。地方行政立法则是指地方行政机关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活动。 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这是根据行政立法的内容、目的不同而作的分类。执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执...
(1)中央行政立法: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所进行的行政立法。 其法律表现形式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规章等规范性文件。(2)地方行政立法:指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所进行的行政立法。 其法律表现形式包括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规章、决议、决定、...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主要表现在: ①行政立法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创制 法律规范的活动; 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 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③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 三、行政立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
答:行政立法的概念: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第二,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为的行为。这是行政立法同其他行政行为 的显著区别。行政立法必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讨论、通过和公布等立法...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它是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行政机关的立法行为,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国家的法律、政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行政管理需要。 行政立法的主体: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这些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享有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立法程序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方式和步骤。按照中国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有权制定规章。西方国家的行政立法程序一般由行政程序法加以规范,中国...
中央行政立法是中央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我国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委所进行的行政立法,以及国务院某些直属机构所进行的授权立法,都是中央行政立法。中央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创制性立法是行政机关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者变通法律和法规的个别规定以履行行政...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这是行政机关行使立法权的重要方式,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行政立法的主体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等。这些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可以制定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