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府含义解释 行府[ xíng fǔ ] ⒈ 在京师外设置的调度军务的机构。 ⒉ 指本宅之外另建的府第。 什么是行府引证解释 ⒈ 在京师外设置的调度军务的机构。 引宋 李纲 《与赵相公书》:“谨遣本司干办公事官 罗荐可,具歷恳款,告於行府,伏望钧慈,特与定议。”《宋史·高宗纪五》:“戊午,命 杨沂中 以...
登录 | 手机版 | 百度首页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行府 百科释义 报错 行府,汉语词语,读音xíng fǔ,意思是在京师外设置的调度军务的机构。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行府引用解释 1.在京师外设置的调度军务的机构。 宋 李纲 《与赵相公书》:“谨遣本司干办公事官 罗荐可 ,具歷恳款,告於行府,伏望钧慈,特与定议。”《宋史·高宗纪五》:“戊午,命 杨沂中 以兵万人,听都督行府调遣。” 2.指本宅之外另建的府第。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馀姚二城》:“ ...
行府一词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含义。最初,它指的是在京师之外设立的调度军务的机构。如宋朝李纲在《与赵相公书》中所言,行府在军事调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行府的存在,使得地方军事指挥更加灵活高效。随着历史的发展,行府的含义逐渐演变。到了清朝,行府又有了新的解释,它不仅指本宅之外另建...
都督行府 都督行府,南宋官署名。绍兴五年(1135年),以宰相张浚为都督诸路军马,筹划沿江防务,设立统帅部称都督行府。绍兴七年(1137年)废。 都督行府又简称行府,都督府、都督行府简称督府。
成语(Idiom):行府发音(Pronunciation):xíng fǔ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富有修养和礼貌。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行府是由“行”和“府”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表示行为,指人的举止和行动;“府”表示府邸,指官员的住所。行府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富有修养和礼貌。这个成语强调...
历史官职> 行府 官署名。宋朝皇帝出征,则于所至之处置,设知行府事或权知行府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开宝二年(969),以卢多逊权知太原行府事。八年,以马处璘权知润州行府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以潘美兼制置太原行府军粮事。雍熙三年(986),以刘保勋知...
“行府之玺”欣赏 □ 高 帅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这方古玺是典型的楚系玺印,其中“府”字为楚系文字的特有写法,“行府”的称谓亦为楚地之特色。从篆刻艺术的角度来分析,整方印章与其他楚系玺印大有不同,其边框与正文的线条粗细较为一致,且皆细挺。从现存的楚系玺印可以...
历史知识> 行府 官署名。宋代皇帝出征,于所至之处设置,以知行府事或权知行府事主其政务。建隆元年(960),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雍熙三年(986),刘保勋为知幽州行府事。属官有行府推官、行府判官、行府通判。 行府相关 贼曹参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