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风疮是一种中医病名,在现代医学中多与某些皮肤疾病相关。它主要是指一种以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血风疮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从中医角度来看,多与血热、血虚、血瘀等因素有关。情志不畅,肝郁化火,可导致血热;久病体虚,阴血亏虚,肌肤失养,也易引发血风疮;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同样...
血风疮,中医以症状及发病机制命名而得,历代古文献有相当篇幅论述,《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血疮候》曰: “诸患风湿搏于血气而生疮。其热气... 详情> 常识 易感人群:好发于中年男性 患病比例:0.003%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常用检查: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更多> 症状表现: 皮肤闪电疼痛 皮肤瘙痒 更多> 并...
皮肤病检测 血风疮是一种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性皮肤病。 其常见病症为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也可能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其治疗方法一般选择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药物。同时,在日常生...
《外科真诠》曰:“血风疮生于两胫内外臁,上至膝,下至踝骨。”可包含多种现代疾病信息在内。然而,现代医学仅仅将血风疮简单的归属于西医湿疹、中医湿疮范畴。血风疮为中医临床常见多发病,是以膝盖以下、踝骨以上发生形如粟米、脓水淋漓、滋水、瘙痒无度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概括。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
血风疮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避免搔抓患处,保持患处清洁,以防继发感染。尽量穿宽松透气、柔软的衣服,避免摩擦患处,减少对于患处的刺激。 2、药物治疗 可以根据血风疮的证型服用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等药物治疗,能够清热止痒,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血风疮,病名。瘙痒性皮肤病之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该病多因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发者。 典型症状:搔痒无度 日轻夜重的瘙痒 血风疮症状 证见:初起者形若粟米,搔痒无度,日轻夜重,其发多无定处或竞布遍全身。若抓破则流黄汁,浸淫成片。久则风毒郁结肌肤,耗血而火生,瘙痒更加剧烈...
血风疮早期症状有哪些? 1.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的特征性即可诊断。 2.中医病机和辨证 中医认为本病系因内有蕴热外受风邪,风热闭塞腠理,发于肌肤;或因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日久耗阴伤血,肌肤失养所致。主证:皮疹发于下肢为小的铁锈色苔藓样丘疹间有紫癜性损害,有的融合成片,口干舌质红,脉弦数。辨证:热伤血络...
四、血风疮外用方 一、妇人血风疮 1.当归饮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主治: 1.《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血风疮,血热瘾疹痒痛,脓血淋漓,发热等症。 2.《诚书》:疮疥风癣,湿毒燥痒。 组成:当归,白芍药,川芎,生地黄,白蒺藜(炒),黄耆各一钱,防风,荆芥,何...
病名。瘙痒性皮肤病之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该病多因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发者。证见:初起者形若粟米,搔痒无度,日轻夜重,其发多无定处或竞布遍全身。若抓破则流黄汁,浸淫成片。久则风毒郁结肌肤,耗血而火...,中医字典
血风疮该怎么治疗? 1.药物方法:同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局部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2.中医疗法 (1)治法:凉血清热活血消斑。方选:干生地15g、紫草根15g、茜草根15g、板蓝根15g丹皮10g、赤白芍10g、鸡血藤30g川芎10g、当归10g、丝瓜络10g、木瓜10g、牛膝10g。下肢肿胀者加黄柏、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