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或者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颅内的血管性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最常见于小脑、脑干或脊髓等部位。 血管网状细胞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 2%。多为青壮年发病,发病高峰为 30~40 岁;且在男性中比女性中更常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管母细胞瘤能治好吗 柯超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angioreticuloma)为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为颅内真性血管性的肿瘤分为囊性、实性两种类型,多发生在小脑。1926年Lindau对本病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了本病与肾肿瘤、肾囊肿和胰腺囊肿,以及与视网膜血管瘤之间的关系。当脑或脊髓的血管网状细胞瘤伴有胰、肾脏囊肿或肾脏的良性肿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对于散发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手术全切除就可以治愈该疾病。 手术治疗 第一种是手术将影响到脑或是脊髓的肿瘤切除掉。如果患者的血管母细胞瘤可以完全切除,而且在疾病分类上不属于希普尔林道病(VHL),则此病可治愈。而对于一些典型囊泡状血管母细胞瘤,只有固体状肿瘤的部分是需要移...
血管网状细胞瘤常见症状有头疼、走路不稳、头晕,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血管网状细胞瘤? 根据血管网状细胞瘤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进行分类,部位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单发于颅内的血管网状细胞瘤:发生在小脑的血管网状细胞瘤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头晕等症状,还可导致...
血管网状细胞瘤(angioreticuloma)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为颅内真性血管性肿瘤。分为囊性、实性两种类型,临床症状示肿瘤位置和性质而异。患者多合并有其他脏器的血管瘤性病变或红细胞增多症,视网膜和脑内同时发生肿瘤者称Von Hippel Lindau病。症状体征 可有家族病史。各年龄期均可发病,儿童多见。肿瘤可...
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或者血管母细胞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在颅内几乎只发生在小脑、脑干等后颅窝部位,还可以发生于脊髓。发生于幕上少见,全球报道不足100例。 血管网状细胞瘤多为散发,但是有20%是林道氏病(VHL)的一部分。3%-30%的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和80...
血管网状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患者小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的一种良性肿瘤,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于30-40岁的青壮年,男性的患病率相对而言比女性
血管网状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患者小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的一种良性肿瘤,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于30-40岁的青壮年,男性的患病率相对而言比女性患病率高。患者发生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走路不稳、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其还会...
血管网织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属血管源性无包膜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多为单发,亦可多发,好发年龄为20~4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90%以上位于小脑半球,少数位于延髓、脊髓,但幕上发病者极少见。 血管网织细胞瘤有囊性与实性两种。囊肿型占60%~90%,实质型占10%~40%。来源于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