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在DIC时,为阳性或增高,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浆D-二聚体含量也增高。D-二聚体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此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凝血和血栓症状的人群。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无。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
D-二聚体测定AMI脑梗死为了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情况,在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检测了36例正常青年对照组与2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D-dimer浓度,经t检验证实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16例慢性肝炎转肝硬化,29例心肌梗死,14例脑梗死,9例CO中毒病例的D-...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陈润成;刘玉春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2004(27)3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 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 71 例急 性脑梗死患者和 64 例正常人...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一种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凡伴有微血栓形成的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D-二聚体的增高,可作为DIC及DIC前状态的诊断依据之一.我们对DIC和可能伴有DIC前状态的多种疾病患者的血浆进行D-二聚体的测定,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①正常对照组:40例,男20例,...
研究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浓度、动态变化、与 CT中线移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①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住院的96例颅脑损伤病人,在伤后12小 时、72小时、168小时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
d二聚体 (d-dimer,dd)是纤维蛋白与活化因子xlll交联后经纤溶酶水解而产牛的一种特异 性降解产物,是反映体内血栓形成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之一;血浆d二 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g)是反映血浆高凝状态的两个重要分子标志物。有关研究 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浆fg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 和血栓...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排除肺栓塞诊断中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肺栓塞;D [摘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在排除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ELISA法对可疑肺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或深静脉栓塞的症状。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参加检测...
Keywords:D-dimercoagulationfactorVIIIcorpulmonale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小血栓的形成[1],而高凝状态和微小血栓又可加重肺心病的症状,因此及时诊断血液高凝状态对肺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D-二聚体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溶酶降解的特异标志物之一[2],它和凝血因子V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