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于血压异常 血压点有理气活血之功,具有双向调整血压的作用。如配风池、人迎、曲池等则平肝潜阳,可治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而配肝俞、肾俞、关元、太溪等,则滋补肝肾、调理气血,可治肝肾两虚的低血压。2、用于落枕 血压点治疗落枕属局部取穴,可起到舒筋活络的效果,常配落枕穴、悬钟、风池、天柱、肩...
血压点穴,背部奇穴。位于颈后部,第六、七颈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2寸处。 〖解剖〗当斜方肌、菱形肌、头最长肌、头夹肌处;有颈横动脉及颈深动脉分支;布有第七颈神经后支。 〖取穴方法〗俯伏,于后正中线先定第七颈椎,于六、七颈椎棘突之间左右旁开各2寸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炙3~...
血压点 EX-B01 1# 【释名】 本穴具有调整血压的作用,故名。 【位置】 在第六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 【局部解剖】 在斜方肌、菱形肌、头最长肌、夹肌处;有颈横动脉及颈深动脉分支;布有第七颈神经后支。 【主治】 高血压、低血压。 【方例】 高血压:血压点、曲池、足三里。 【刺灸法】 直刺0.4...
血压计上出现小数点,主要是因为计数单位和常用的mmHg(毫米汞柱)不同。如果测量数值是十几点多,说明血压计数单位是kPa(千帕),而不是常用的mmHg(毫米汞柱)。他们的转换公式为1kPa=7.5mmHg。 如果在测量时发现有小数点,无需惊慌,可先自行乘以7.5,明确血压的大概数值。 但尽量还要将血压计转化为常用的血压测量单位...
今天,我们开启经外奇穴新的区域-背部,解读第33穴,也是经外奇穴背部的首穴血压点,它对双向调理血压有作用,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控制血压的点 血压点穴,属于经外奇穴背部的首穴,【定位】:颈后部,第六、七颈椎棘突之间左右各开2寸处。 血压点穴...
测量血压时,5大注意事项 1掌握时间 人体的血压是波动的,整体规律表现为白天高、晚上低。而早上6点~10点、下午16点~20点存在血压峰值。因此,测量血压建议早起后1小时、晚上睡前1小时各测量一次。2连续测三次 每次测量血压时要连续测定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左右,然后取平均值,这样算出来血压值就更加准确。3...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揉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左右手交替按压,每次每穴3~5分钟。 【功效】高血压病人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劳宫穴可缓解心脏...
血压点是经外奇穴,在第六、七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 患有高血压或低血压的人,经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等症状,还有一些人会感觉颈肩背部酸沉,这时自己可以用按摩杖擀这个部位,或家人帮忙点按,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局部僵硬不舒的症状,对血压也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