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搏蝉,拼音:táng láng bó chán,螳螂搏蝉的意思:螳螂欲捕蝉而不知黄雀在后。典出《庄子.山木》。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也作「螳螂捕蝉」。
【成语】:螳螂搏蝉 【拼音】: 【简拼】: 【解释】: 亦作“螳螂捕蝉”、“螳螂窥蝉”。比喻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庄子.山木》:“庄周游于雕陵之樊,踏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远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处: 《庄子 山木》原文: “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释义: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故答案为:《庄子 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
历史典故> 螳螂搏蝉 亦作“螳螂捕蝉”、“螳螂窥蝉”。比喻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庄子.山木》:“庄周游于雕陵之樊,踏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远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
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庄周》 异鹊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
所以庄子在痛失弹弓之后总结到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就是让人们时刻谨记不要趋利忘害。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无论是处于安全或是危险之中,自己和外物始终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安全和平安。因为存在就会有欲求,有...
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望
027螳螂搏蝉黄雀在后 252023-07 3 028众志成城 402023-07 4 029运斤成风 282023-07 5 030祸起萧墙 442023-07 6 031以暴易暴 272023-07 7 032一帆风顺 422023-07 8 033欣欣向荣 452023-07 9 034鼯鼠学技 232023-07 10 035相敬如宾 322023-07 查看更多 ...
“螳螂捕蝉” 描述的是螳螂捕食蝉的现象,这是一种捕食关系,与生殖无关,A 符合题意。 B 选项 “鸠占鹊巢”,鸠抢占鹊的巢穴,往往是为了繁殖后代,与生殖有关,B 不符合题意。 C 选项 “雄鹰搏兔”,雄鹰捕捉兔子是一种捕食行为,与生殖无关,C 符合题意。 D 选项 “两虎相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可能是为了...
五、课外类文阅读。睹一蝉,方得美荫^{①}而忘其身;螳螂执翳{②}(yì)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注释】①荫:树荫。②执翳:举着草叶。本文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