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科,Cicadidae,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颈喙亚目-蝉总科(同层次的有:角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总科、蜡蝉总科)的唯一一科。雄虫发音响亮。常见的蝉科动物是蝉,俗名知了。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中国约100余种。动物简介 蝉科,体粗壮中大型,头部有3个单眼,呈三角形排列;触角...
蝉是蝉科昆虫,俗称知了。 半翅目前约有2000种,体长2-5厘米。长着两对膜翅,复眼突出,会鸣的蝉都是雄蝉。雄蝉腹基部的发声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蝉的鸣肌每秒能伸缩一万次左右,加之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到共鸣的作用,因此其鸣声特别响亮。不过雌蝉由于身体构造...
同样,如果两种不同周期的蝉在同一地点竞争资源,如13年蝉与17年蝉,它们需要经过13乘以17等于221年的漫长等待才能相遇。孟菲斯大学的考克斯和阿肯色州大学的卡尔顿经过研究证明,周期越长,周期蝉的成活率确实越高。在长达1500年的时间内,每50年就会出现一次冷夏的情况,这使得7年蝉的成活率仅为7%,而11年蝉和17...
蝉科昆虫在形态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它们的体长通常在2至5厘米之间,具有发达的翅膀,常以飞行方式在树木间穿梭。蝉的头部宽大,触角短而粗壮,复眼位于头部两侧。在颜色上,蝉科昆虫通常呈现为绿色或棕色,这样的颜色有助于它们在树叶上隐匿自己。此外,蝉还具有一套独特的发声器官,使得雄性蝉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
寒蝉(学名:Meimuna opalifera),为蝉科寒蝉属下的一种,分布于台湾、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成虫每年于6至11月出没(以8至10月活跃),栖息于中、低海拔山区乔木林,鸣声似鸟鸣而悦耳,阴晴皆鸣。公蝉体长约25-27毫米(0.98-1.06英寸)。母蝉体长约22-28毫米(0.87-1.10英寸),体色多为橄榄绿或黑色,且覆盖银灰色鳞...
蚱蝉(学名:Cryptotympana atrata)是半翅目蝉科蚱蝉属昆虫,又名知了、黑蝉。成虫体黑褐色,有光泽;头小;复眼大;头顶有3个黄褐色单眼,排列成三角形;触角刚毛状;中胸发达,背部隆起。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淡黄褐色,基部黑色,亚前缘室黑色;翅脉淡黄色及暗黑色;足淡黄褐色。雄性腹部第1、第2节有鸣器;...
寒蝉(学名:Meimuna tripurasura)是蝉科、寒蝉属昆虫,又称寒螿、寒蜩。体长29.8-32.6毫米,前翅长35.8-39.5毫米。体扁而稍膨大,体被金黄色短毛;头冠稍宽于中胸背板基部,腹部长于头胸部;头胸部褐色,腹部红褐色单眼红色。头顶前侧区均为黑色;后唇基中央椭圆形纹及与之相连的横纹均为黑色,达后足...
圆角蝉族(Gargarini) 结角蝉族(Antialcidini) 三刺角蝉族(Tricentrini) 5.犁胸蝉亚科 犁胸蝉亚科(学名:Aetalioninae),角蝉科的一个亚科。 (1)形态特征 小到大型,体长5—30 mm。额唇基平或微凸隆。头顶无成对向上的突起。前胸背板无中背突。前翅脉序网状。后足胫节有0—2列小基兜毛。
山西蟋蝉,这种体型小巧的蝉类,身长不足2公分,常出现在夏季的山区。它们属于蜡蝉科,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叫声。斑衣蜡蝉是蜡蝉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体型相对较大,具备出色的跳跃能力。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中青三代”的组合,展示了这种蝉类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伯瑞象蜡蝉在自然界中相对较少见,其体...
蚱蝉(学名:Cryptotympana atrata),蝉科蚱蝉属半翅昆虫。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5毫米,头顶到翅端长67-72毫米。体黑色、密被金黄色细短毛,但前胸和中胸背板中央部分毛少光滑。头小,复眼大,头顶有3个黄褐色单眼,排列成三角形,触角刚毛状,中胸发达,背部隆起。卵棱形稍弯,长约2.5毫米,头端比尾端稍尖,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