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蜾蠃蜚 中华蜾蠃蜚(学名:Corophium sinensis)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端足目蜾蠃蜚科蜾蠃蜚属的动物。
蜾蠃蜚是一种体长1厘米左右的小型甲壳类,属于端足类动物,外形似小虾蛄,俗称虾叉子(山东)、土虱(浙江),分布于国沿海,主要集中在潮间带的沟渠两侧的泥滩下,有群居习性,在泥滩下筑成“U”字形的管状穴,形成密集的小孔。穴居深度随季节而异,4~5月1~3厘米,冬季4~5厘米。繁殖期较长,...
蜾蠃蜚(Coro-phium spp.) 属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端足目(Amphipoda)、蜾蠃蜚 (Coro-phiidae)、蜾蠃蜚属(Corophium)。在中国沿岸,随着地理条件和种类的不同,其数量分布也有所不同。以江苏北部、山东半岛南部沿岸数量较多。 形态特征 蜾蠃蜚与典型的钩虾有相同的外形结构,但蜾蠃蜚的体形扁...
中名:中华蜾蠃蜚 描述:成体雄体形态:体平扁,纤细。4~6腹节分界清楚。额角刺状,超出头部侧叶末端,侧叶突出,顶端窄圆,无眼。尾节小,基部宽度大于末部,末缘中部稍内凹,尾节侧缘近中部处的背面各具很小的刺毛2~3根。 第1底节板向前延伸,顶端尖,具3根长羽状刚毛。
蜾蠃蜚科的1属。躯体筒形,背腹平扁,腹部体节愈合或分离,底节极小,彼此不覆盖(见图)。蜾蠃蜚属 头部额角存在或缺乏,眼小或无,位于突出的侧叶上。第1触角柄第3节短于第1节,无副鞭。第2触角雌雄形态明显不同,一般雄性特别粗大,似足状,等于或长于第1触角,触鞭短于柄部第5节,柄第4节末端常有一...
东滩蜾蠃蜚是甲壳动物纲端足类动物,栖于海洋的潮间带、潮下带、河口半咸水或淡水中。底栖种穴居的管道常呈“U”字形,上端有开孔与外界相通,栖息管的内壁光滑,在繁殖季节常看到雌雄同居。该类动物为底栖大型动物的优良基础饵料,有些种数量相当大、繁殖周期短、生长又快,可作为鱼虾养殖的生物性饵料。2015年初,华东...
科名:Corophiidae 中文科名:蜾蠃蜚科 属名:Corophium 种名:major 中名:大蜾蠃蜚 描述:体躯大、强壮和背腹扁平。头部额角突出,侧叶钝圆,无眼。胸部宽而短,后下角尖突。第1、2腹节后下角钝尖,第3腹节较长,后下角弯钩状。第4~6腹节明显分界。尾节宽度大于长度,末端3小凹刻,两侧无小刺。
端足目蜾蠃蜚亚目动物的统称。 英文名称 corophiids 目 端足目 亚目 蜾蠃蜚亚目 所属学科 生物学总编委会 学科编委会 关于我们 三版介绍版权所有 © 20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Copyrights © 2021 by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0690号-4 京公网安备 ...
15天。在饵料生物丰富的水域,当水温处于10~18℃时,蜾蠃蜚钩虾亲体经过15天可以进入繁殖一批。在中国海区常见的有钩虾科、双眼钩虾科、蜾蠃蜚科等。分布地区钩虾类海产种分布于热带、温带及南北极带海域,生活于潮间带、潮下带和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