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蜓蜥(Sphenomorphus maeulatus (Blyth,1853))是石龙子科蜓蜥属的一种动物。形态特征 眶上鳞5枚;吻端下陷;体侧黑纵纹下面有许多浅色麻点。环体中段38—42行。形态 云南标本雄性平均全长123. 7mm,雌性平均全长127. 9mm;西藏墨脱标本雄性平均全长173mm,雌性平均全长156. 3mm。西藏标本个体平均长于云南...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地理·中国]掉入陷阱的股鳞蜓蜥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0205 春节特别节目·年俗乡情1 《地理·中国》 20250204 春节特别节目·老街古巷7 《地理·中国》 20250203 春节特别节目·老街古巷6 《地理·中国》 20250202 春节特别节目·老街古巷5 ...
铜蜓蜥(tóng tíng xī)是一种小巧可爱的爬行动物,属于石龙子科,学名是Sphenomorphus indicus。它们的体长大约在12到24厘米之间,身体颜色通常是棕褐色或古铜色,布满了深色的小点。铜蜓蜥的身体两侧有一条宽阔的黑褐色纵带,从吻端延伸到尾巴基部,腹部则是白色或微黄色。铜蜓蜥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小蜥蜴在母体内...
铜蜓蜥(学名:Sphenomorphus indicus)为石龙子科蜓蜥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铜石龙子、石锡、山龙子、铜楔蜥、四脚蛇。雄性全长16-23厘米,雌性全长16-25厘米。体长较长,比一般滑蜥较大。体背面古铜色,背中央有一条断断续续的黑纹,体侧有一条宽黑褐色纵带。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切换...
蜓蜥属 蜓蜥属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铜蜓蜥 1中 文 名: 铜蜓蜥 俗名别名:英 文 名: Brown forest skink 拉丁学名: Sphenomorphus indicus 股鳞蜓蜥 1中 文 名: 股鳞蜓蜥 俗名别名:英 文 名: SouthChina forest skink 拉丁学名: Sphenomorphus incognitus 地理分布 分布在台湾南部与东部。
台湾蜓蜥(Sphenomorphus taiwanensis)是石龙子科蜓蜥属的一种动物。形态特征 台湾蜓蜥是台湾特有种家族的成员之一,光滑细长的身躯,全长大约为15公分,其中尾巴的长度就占了一半以上。台湾蜓蜥背部为深褐色,身体两侧分别有黑褐色的宽带状斑纹,腹侧下方则布满许多不规则斑点。黄绿色的腹部是最醒目的特征。台湾蜓蜥...
那就是铜蜓蜥,一种石龙子科的爬行动物,也叫铜石龙子、山龙子等。🐍铜蜓蜥的雄性体长大约在16-23厘米之间,而雌性则稍长一些,可达25厘米。它们的身体背面呈现出古铜色,背上有一条若隐若现的黑纹,而体侧则有一条宽阔的黑褐色纵带。这种蜥蜴主要在8月份产仔,食物包括蚂蚁、蝗虫、蜘蛛和蚯蚓等。
铜蜓蜥,有鳞目蜥蜴亚目石龙子科蜓蜥属爬行动物,俗名铜石龙子、石锡、山龙子、铜楔蜥、四脚蛇。全长16-24厘米;躯体具古铜色光泽,侧面具较宽的黑纵纹。卵胎生,6-7月产仔繁殖。主要生活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平原及山地阴湿草丛中以及荒石堆或有...
上山路上碰到一只股鳞蜓蜥,这位是老熟人了,深圳也常见。相比胆小的蓝尾石龙子,它胆大多了。不到一米也不跑,定在那,小脑袋扭来扭去仔细瞧你,满脸写满了好奇,绝对的社牛一只。某些角度下小👀竟神似狗狗(图1),虹膜淡蓝色,像一只puppy趴在那。📃 石龙子科蜓蜥属。因股后外侧有一团大鳞片而得名,英文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