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舞,流传于广东省湛江雷州市(原海康县)乌石港的传统舞蹈,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是先民创造的一种表达期盼安康、耕海丰收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一般在每年中秋节期间进行表演。该舞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简介 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的民间民俗舞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传承人陈喜顺今年71岁,是蜈蚣舞第五代传承集体代表性人物,自幼随父辈学习蜈蚣舞表演技艺。“蜈蚣舞由出洞、转大圈、伸腰、盘田螺柱、咬脚、翻肚等一系列舞蹈动作组成。”一说起蜈蚣舞,陈喜顺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手舞足蹈、绘...
蜈蚣舞是流传于汕头市澄海区的一种模仿蜈蚣动态和习性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由澄海西门村人陈成锦及好友石文勇首创,一经问世,便为当地民众所喜爱,迅速流行开来并传承至今,在西门人的心中已成为了吉祥、正义、团结的象征。2008年,蜈蚣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中国传统舞蹈:蜈蚣舞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舞蹈艺术中,蜈蚣舞以其独特的形式、深厚的民俗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蜈蚣舞起源于我国南方地区,尤以福建、广东等地最为盛行,它融汇了民间信仰、节庆习俗与舞蹈艺术于一体,是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蜈蚣舞的历史源远...
蜈蚣,是一种丑陋吓人的动物,可偏偏有人将这种丑陋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这就是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蜈蚣舞”。起源 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各种各样的游行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
中国非遗文化-龙舞(醉龙) 02:29 中国非遗文化-蜈蚣舞 02:19 中国非遗文化-广东醒狮 02:38 中国非遗文化-大理三月街 02:41 中国非遗文化-苗族服饰 03:35 中国非遗文化-彝族火把节 02:20 中国非遗文化-傣族泼水节 02:43 中国非遗文化-《目瑙斋瓦》 02:06 中国非遗文化-《司岗里》 02:17 中国...
蜈蚣舞是一种大型的广场性动物舞蹈,起源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由西门乡人陈成锦与其好友石文勇首创。蜈蚣舞根据蜈蚣的动态和习性进行模仿,表演者半蹲的姿势起舞,模拟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惟妙惟肖,受到民众的喜爱并流行开来,传沿至今。, 视频播放量 228、弹幕量 0
亲眼见过蜈蚣舞之后,一般人都会认识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有限理解。舞龙舞狮大概是这里最基础的庆祝方式了,从包容性上来看,广东人显然参透了众生平等。其中那些高手已对自然界完成挖掘,最终与节肢动物门达成深厚默契,在喜庆气息的展现上很有心得。如果你对平常的节日氛围感到平淡,想来点更有冲突性的体验,那么廉江市...
非遗广东|“栩栩如生”——蜈蚣舞 蜈蚣舞是流传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当地游神赛会之风很盛,民间创编文艺节目参与十分活跃。西门乡人陈成锦和石文勇从蜈蚣独有的爬行姿态中获得灵感,首创了这一广场性的大型动物舞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这种舞蹈能惟妙惟肖地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