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得其龙的意思是蜀国得到诸葛亮,这里的“龙”指杰出人物。以下是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品藻》,原文是“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用以形容三国时期各方势力得到的杰出人才。成语结构:蜀得其龙是一个主谓式成语,其中“蜀”是主...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出现了三个杰出人才: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中指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来形容他们的才能和贡献。蜀得其龙:诸葛亮。史书上评价蜀国得到一条龙。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建立基业,后又鞠躬尽瘁辅佐刘禅,巩固蜀汉政权,...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亮是龙没问题,说他哥诸葛瑾是虎,也还说的过去,但说人家诸葛诞是狗,这就“夸”得有点过分了吧.于是呢,也有人特意解释说,这里的“狗”不是骂人的“狗”,也是“功狗”得狗,是夸他有战功,忠诚的意思.这也说...
《世说新语》中说“(南阳三葛,)蜀得其龙(指亮),吴得其虎(指瑾),魏得其狗(指诞)。”说的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三兄弟分别在魏蜀吴出仕,诸葛亮效力于蜀汉,其兄长诸葛瑾效力于东吴,其族弟诸葛诞效力于曹魏。“卧龙先生”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大家太熟悉了,不说了 诸葛瑾在东吴深受孙权信任,每逢大事...
蜀得其龙的含义是杰出人才。释义: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指杰出人才。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蜀得其龙的近义词:1、见多识广 释义: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见识广博,经验丰富。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
清代学者毛宗冈在点评《三国演义》第一回时即开宗明义,“人谓魏得天时,吴得地理(地利),蜀得人和”。然而,这种说法果真站得住脚吗?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蜀得人和”其实只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 正是这种看法误导了国人近千年!何谓“人和”,简而言之就是人心的拥护和团结,可以理解为军队、政权...
在《世说新语》中,对这三位诸葛有这样的评价,“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对于诸葛瑾和诸葛亮,读者们比较熟悉,他们兄弟俩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蜀汉,皆为辅佐帝王开帮立业的股肱之臣。论及个人成就,诸葛瑾要在其弟诸葛亮之下,所以古人以龙比喻诸葛亮、以虎比喻诸葛瑾,这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而...
《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也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这里说的诸葛诞是狗并非讽刺,意指"功狗",即有功的战将。可见兄弟三人的能力之高。最后一点就是兄弟分开之后,万一有什么涉及家族和...
关于三国疆域的划分,有一个说法是:魏得其七,吴得其二,蜀得其一。蜀汉的这个“一”,指就是益州,也称西川。东吴怎么说也有扬州(大部)、荆州(大部)、交州三个州,蜀汉只有一个益州,是有些寒酸。不过益州是东汉三国时诸州中面积最大的,人口也相当多。益州一个州,就能填进去曹魏东部几个面积较小的州。...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诸葛瑾是诸葛亮长兄,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因为三人后来分别投效魏蜀吴,而对三方的贡献又各不相同。《世说新语》中说“(南阳三葛,)蜀得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