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又称两栖动物蛙壶菌病,是由壶菌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简称Bd)又称蛙壶菌引起、发生在两栖动物身上的一种病害。患蛙腹部、髓部、腿部皮肤出现弥散性红肿、局部轻度增厚和变色,并伴随着异常的表皮脱落现象,并伴有异常的行为和体态,厌食、精神沉郁,对外界刺激丧失反射...
壶菌病是两栖动物的一种新现传染病,病原是蛙壶菌(bar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壶菌属于真菌,菌体内可产生特征性的、能运动的、尾部生有单鞭毛的游走孢子。在水生环境中壶菌无处不在,但在报道壶菌感染两栖类的病例之前,没有一例脊椎动物感染的报告,而科赫法则也证实蛙壶菌与两栖类疾病的关系。现已确定蛙...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蛙壶菌造成了毁灭性的灭绝事件,有科学家将其称为一次不为众人所知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蛙壶菌是一种罕见的“末日”真菌,它不仅拥有无可匹敌的杀死动物的能力,但更可怕的是,它还能让物种彻底灭绝。 蛙壶菌会逐渐蚕食掉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皮肤,引发致命的心脏病发作,最终杀死它们。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60多个国家发现了壶菌病病例,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澳大利亚、中美洲和南美洲。前所未有的两栖动物物种数量下降让壶菌真菌成为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入侵物种之一。 狐猴叶蛙(lemur leaf frog)据物理学组织网报道,这种青蛙是世界上最奇特的青蛙之一:白天,它的眼睛为银色,身体为石灰绿色;但到了...
灭绝的原因与蛙壶菌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两栖动物数量持续下降,在接下来的10 - 20年内,许多物种仍然面临着极高的由壶菌病而导致灭绝的危险。壶菌病在全球各地肆虐的主要原因是动物的全球贸易、两栖动物的迁移和气候变化。而目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手段控制蛙壶菌。有关部门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并且运用科学的手段...
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BdASIA-1谱系的多态性位点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可能是蛙壶菌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而东亚可能包含了蛙壶菌的祖先居群。不同的蛙壶菌谱系中,BdGPL的种群数量最多,同时半数左右可以导致蛙壶菌病。 BdGPL谱系的分化测定 使用线粒体DNA对BdGPL的分化时间进行估计,同时研究人员对拥有低重组率的常...
[解析]解:A、由题干分析可知:蛙壶菌属于真菌,大部分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正确。 B、蛙壶菌体内没有叶绿体,错误。 C、蛙壶菌是真菌,体内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错误。 D、蛙壶菌是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可以抵挡恶劣环境,但不能繁殖后代,错误。 故选:A。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
蛙壶菌,一种起源于非洲的致命疾病,通过非洲爪蟾的贸易在全球广泛传播。研究发现,自1879年至1999年期间,在南部非洲采集的697个爪蟾属标本中,最早于1938年在非洲爪蟾身上发现该疾病。然而,壶菌病在非洲以外地区传播之前,已经在非洲内部肆虐长达23年。美国牛蛙被认为是蛙壶菌的携带者,由于其低感染率...
中新网6月11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有关日本国内确认发现青蛙壶菌病一事,由日本麻布大学和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证实,神奈川县内捕获的4只野生牛蛙感染了壶菌病。 两栖类动物一旦感染青蛙壶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野生蛙身上发现壶菌病在日本国内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