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壳,中药材名。本品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功能主治为:①《纲目拾遗》:治喉风急痹。②《泉州本草》:治胃病。来源 本品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性味归经 肺;胃经。功能主治 ①《纲目拾遗》:治喉风急痹。②《泉州本草》:治胃病。生产区域 1.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浙江、福建等地已人工养殖。2.我国沿海...
蛏壳 (《纲目拾遗》)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动物形态详"蛏肉"条。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治喉风急痹。" ②《泉州本草》:"治胃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吹喉。 【选方】治咽喉一切急症:蛏壳置瓦上,日晒夜露,经年取下,色白如雪,捣细,水...
中药图鉴-马刀(蛏壳..药材名称:马刀(蛏壳)别名:蜌(《尔雅,),单姥(《李当之药录》),齐蛤(《吴普本草》),马蛤(《别录》),竹蛏(《医林纂要》)。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采集后洗净,去肉,晒干药用部位:贝壳产地:黄海
药材名称:马刀(蛏壳) 别名:蜌(《尔雅,),单姥(《李当之药录》),齐蛤(《吴普本草》),马蛤(《别录》),竹蛏(《医林纂要》)。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采集后洗净,去肉,晒干 药用部位:贝壳 产地:黄海、渤海、南海一带 科:竹蛏科 原植物:长竹蛏 ...
蛏壳为竹蛏科动物缢蛏一筹莫展竹蛏、大竹蛏、细长竹蛏等的贝壳,和胃,消肿,主胃病,咽喉肿痛。 竹蛏壳,贝壳长方形。壳长72-140mm,长为宽的4-5倍。背腹缘平行,前端斜截形,后端圆形,有时显淡红色的彩色带;内表面白色或淡红色,铰合部小,左、右壳各具主齿1枚。质薄脆,易碎。气味咸。
蛏子壳中的矿物质元素不仅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二、蛏子壳的肥料用途 1.酸性土壤的改良 蛏子壳中的炭酸钙可以中和酸性土壤,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更加适合植物生长。使用方法是将蛏子壳研磨成粉末后,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与土壤混合...
简单无压力做清蒸蛏子壳 食材 活蛏(越大越好) 500g 绍兴黄酒(杀菌,咸亨牌) 50g 细盐 5g 生姜(去寒,可不加) 适量 当归(去寒,可不加) 1片 方法/步骤 1 准备工作:1。往蒸笼里加水加热,准备蒸煮。2。清洗剃须刀蛤壳。新挖的蛤蜊上满是泥。它需要放入清水中,加上盐,保存一天,然后大部分泥才能...
您提到的“蛏子外壳”,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蛏壳,它是竹蛏科动物缢蛏等种类的外壳。以下是对蛏壳的详细介绍: 一、外观特征 蛏壳通常为长圆柱形,薄而脆,几近半透明。不同种类的蛏子,其外壳长度和形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缢蛏的壳长一般在40~85mm之间,而长竹蛏的壳长则可达50~120mm。壳表常覆盖有一层黄绿色的...
为竹蛏科动物大竹蛏或长竹蛏的贝壳。大竹蛏壳,贝壳长方形。壳长72-140mm,长为宽的4-5倍。背腹缘平行,前端斜截形,后端圆形,有时显淡红色的彩色带;内表面白色或淡红色,铰合部小,左、右壳各具主齿1枚。质薄脆,易碎。气味咸。【药 名】:大竹蛏壳 【性味归经】:气味咸。苦、咸,寒。肝、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