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s可以实现在蛋白表达量并未改变的情况下,使蛋白质的功能得到质的改变,例如精准调控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中的PTMs已经成为广大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小远在往期推文“蛋白翻译后修饰——乙酰化”、“蛋白翻译后修饰——泛素化”以及“蛋白翻译后修饰——磷酸化(二)”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修...
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是指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完成生物合成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化学修饰过程。这些修饰极大地丰富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于调控蛋白质活性、稳定性、定位、相互作用以及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乙酰化、...
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赋予了单个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特性。对翻译后的蛋白质进行共价加工的过程即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过在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加上修饰基团,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活性状态,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 基因组中人的基因数量约20,000-25,000个。
#蛋白质翻译#翻译的延伸(elongation)是指核糖体不断将新的氨基酸连接到已有肽链(或起始氨基酸)的羧基端,直至合成出完整肽链,所以也叫做肽链的延长。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个循环增加一个氨基酸,具体包括进位、成键、移位三个步骤。进位(entrance)是指将正确的氨酰tRNA(A-tRNA)结合在核糖体的A位点(...
这种翻译起始模式也称为帽扫描或帽依赖(cap-dependent)模式。帽识别蛋白eIF4E结合5'帽,并与eIF 4A,4G和4B一起将PIC募集到5'mRNA末端。eIF4G支架蛋白和poly(A)结合蛋白(PABP)相互作用,使复合物向3'方向扫描,直到抵达起始密码子为止。 一些蛋白质可以结合eIF4E,因而成为翻译阻遏物。研究最深入的翻译阻遏物是哺乳动...
新生肽链在细胞内特定的部位,在多种蛋白质的帮助下卷曲成正确构象,大多数蛋白质的折叠是边翻译边折叠的,至少有两类因子参与了折叠过程。 ①酶 如二硫键异构酶、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②分子伴侣 它是一类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保守性蛋白质,...
一些病毒利用IRES劫持宿主翻译机制,关闭帽依赖性翻译,同时保持病毒蛋白翻译。但IRES介导的翻译并不仅限于病毒。已经证明IRES元件在辐射、缺氧、血管生成、凋亡和营养物质剥夺等条件下具有活性。 哺乳动物中具有IRES的mRNA。 所以IRES介导的翻译起始可能代表了一种调节机制,该机制使细胞能够响应并应对各种短暂的应激相关情况...
植物PTI信号通路中蛋白翻译重编程模式图 该研究发现,病原菌侵染可以促进DCP蛋白(Decapping protein)去除mRNA 5’端的m7G帽结构来抑制经典的帽结构依赖的蛋白翻译(Cap-dependent translation),而在5’端先导序列(Leader sequence)含有R-motif(Purine-rich element)的抗病相关mRNA,则可以利用R-motif作为m7G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