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楼璹的《蚕织图》被称为“中国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元代程棨临摹的《蚕织图》现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长卷分别由:腊月浴蚕;清明日暖种;摘叶、体喂;谷雨前第一眠;第二眠;第三眠;暖蚕;大眠;忙采叶;眠起喂大叶;拾巧上山;箔簇装山;茧;下茧、约茧;剥茧;称茧、盐茧瓮藏;生缫;蚕蛾出种;...
这幅《蚕织图》为南宋楼璹(shú)所作 是中国早期记录蚕织生产技术的绘画作品 全长近11米 卷首使用宋代缂丝 色泽十分鲜艳 △《蚕织图》局部 全卷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单元 中国800多年前江浙一带的蚕织户 自“腊月浴蚕”开始 到“下机入箱”为止 养蚕、织帛整套生产工艺流程跃然画上 △《蚕织图》局部 24...
这一幅传为梁楷的《亲蚕图》,便是后人摹作,再伪托以梁楷之名。由三段组成,画上描绘从“浴蚕”到“织帛“的整个生产过程,第一幅是养蚕过程,可见养蚕妇人的辛苦,通宵达旦,日夜守候蚕宝宝;第二幅蚕姑娘成熟,上山吐丝;第三幅蚕茧下锅处理,最后“织帛”。 该作品目前仅残存三卷,且无题诗,卷后题跋可菴认为此画...
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南宋古画长卷《蚕织图》,以卷轴形式呈现,采用绢本线描与淡彩技艺。其全长达到1100厘米,画心尺寸为横518厘米、纵27.5厘米,跋部分尺寸为横460厘米、纵28.7厘米,清晰标注着南宋时期的绘制风格。这幅画作的装裱极为考究,卷首运用了宋代缂丝工艺,上面精美的鸿雁与梅花鹿图案色泽依旧鲜艳夺目。...
宋· 梁楷《蚕织图》 梁楷,东平(今属山东)人,生卒年月不详。宁宗嘉泰间(1201至1204年)画院待诏,后因厌恶画院规矩的羁绊,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生活放纵,号称梁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等,无不精通…
历代均以耕织为题,绘制出高雅精致的稀世之珍。清·顾洛的“蚕织图”也不例外,可谓工致妍丽,独出冠时的举世之作。吴昌硕有诗赞曰:“蚕事匆忙大小姑,楼台鸡犬绿蘼芜。虎头绝妙丹青笔,如见豳风一幅图。” “蚕织图”从春暖日丽至秋高气爽,将蚕织之事一一绘出,其小桥流水、台榭亭池、凉棚工场、桥梁屋宇、...
张立玫:宋高宗即位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为临安政权得以巩固,乃下重农桑之诏。当时任于潜县的县令楼璹深入民间,经过细心观察绘制了《蚕织图》,并进献高宗御览。图中每段之下,配有说明画面内容的小题字,系高宗吴皇后所书。因吴皇后当时在皇宫也养蚕,对此事非常了解。《蚕织图》自南宋问世以来,得到了帝王的...
,时长30:01 往期回顾 许勤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担当作为走在前列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携程集团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深度共推黑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 “二月二 春龙节——画龙点睛 金榜题名”主题文化活动反响热烈 大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小演员线下海选独家彩...
《蚕织图》起到了皇帝奖励耕织和传播生产技术的作用,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题材之一,这幅《蚕织图》就是此类绘画的祖本。 宋代提花机现画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中国丝绸工艺自古闻名于世,但流传下来的图文资料却并不多,像《蚕织图》这样图文结合的画作,仅此一幅。这幅长卷画就像一张张老照片,让人们看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