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蚀叶野螟,动物界 、 节肢动物门 、 昆虫纲 、 鳞翅目 、螟蛾科 、 蚀叶野螟属。分布于重庆,浙江,江西,福建,四川 中文名:萨摩蚀叶野螟 拉丁学名:Nacoleia (Lamprosema)satsumalis South,1901 分类:动物界 >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鳞翅目> 螟蛾科 > 蚀叶野螟属 分布:重庆,浙江,江西,福建,...
幼虫常将叶片卷起,并在卷叶内为害,被害叶严重者,只留 叶脉。幼虫习性与豆蚀卷叶野螟极相似。白天不活动,夜晚取食。 防治方法 (1)做好虫情测报,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幼虫卷叶前施药,可用触杀药剂进行防治。(2)幼虫卷叶后,可摘除卷叶,集中消灭幼虫。(3)必要时喷洒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6月中旬进入第一代成虫盛发期。6—9月在田间可见各虫态,有时9月豆田还可见很多幼虫。成虫昼伏夜出,夜间交配,白天喜潜伏在叶背面隐蔽,有趋光性。卵多产在叶背面。初孵幼虫先在叶背取食,后吐丝把2—3片豆叶向上卷折。幼虫活泼,受惊时迅速倒退。天敌有广黑点瘤姬蜂。 防治方法 参见豆卷叶野螟。
豆类豆蚀叶野螟 学名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 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豆卷叶螟。分布北起吉林、辽宁、内蒙古,南、东向达国境线,西至宁夏、甘肃、青海,折入四川、云南。 寄主大豆、豇豆、豌豆等豆科植物。 为害特点幼虫卷豆叶,在卷叶内啃食表皮和叶肉,后期蛀食豆荚或豆粒。
三纹蚀叶野螟是螟蛾科蚀叶野螟属动物,翅展22-24mm。暗灰褐色。头部白色,有3条暗褐色纵条纹。下唇须基部白色,末端深灰褐色:下颚须灰褐色。触角灰褐色。中文名:三纹蚀叶野螟 拉丁学名:Hedylepta (Lamprosema)tristrialis(Bremer,1864)分类: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鳞翅目- 螟蛾科- 蚀叶野螟属 ...
黑点蚀叶野螟是螟蛾科蚀叶野螟属昆虫,分布于重庆,湖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翅展18-20mm。头部白色。下唇须下侧白色,其余褐色。触角黄褐色基部黑褐色。胸背面及肩片淡褐色,有黑斑。形态特征 翅展18-20mm。头部白色。下唇须下侧白色,其余褐色。触角黄褐色基部黑褐色。胸背面及肩片淡褐色,有黑斑。
花生蚀叶野螟 花生蚀叶野螟 【学 名】:Lamprosema diemenalis (Guenee) 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花生黄卷叶螟。分布长江以北稍过,南至台湾、海南、广东、云南,东临滨海,西达四川、云南。 【寄 主】:花生、大豆、豇豆、菜豆、烟草等。 【花生蚀叶野螟为害特点 】:幼虫吐丝卷缀叶片,在卷叶内啃食叶肉;只剩叶...
花生:花生蚀叶野螟 简介 英文名异名花生黄卷叶螟 学名 Lamprosema diemenalis (Guenee) 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长江以北稍过,南至台湾、海南、广东、云南,东临滨海,西达四川、云南。寄主:花生、大豆、豇豆、菜豆、烟草等。 [为害症状]幼虫吐丝卷缀叶片,在卷叶内啃食叶肉;只剩叶脉,影响结荚。
豆野螟和豆蚀叶野螟的识别与防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