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学名:Tabanidae)是虻科昆虫的总称,又名牛苍蝇、牛蚊子等。全世界已知虻类约160属,4500余种,中国约有458种。身体强壮而有软毛,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某些雄虫为接眼式或离眼式,有华美的色彩和斑纹,触角有长有短,多向前伸出,基部二节分明,腹部宽阔,有亮丽的条带和斑纹;雌虫...
虻科是昆虫纲双翅目中的一个科,主要包括各种吸血蝇类,通常被俗称为“牛虻”或“马蝇”。虻科昆虫通常具有较为粗壮的身体和强大的飞行能力。它们的头部配备有锐利而坚硬的口器,这使得它们能够轻易地刺穿动物的皮肤以吸取血液。它们的眼睛大而突出,视力极佳,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
虻科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 虻科昆虫的体型比较粗壮,头大,翅宽,体长6~30毫米。 触角通常为3节,鞭节端部分3~7个小环节。 爪间突发,上下腋瓣和翅瓣均发达,翅中央具长六边形中室,R脉伸达翅的外缘,远在顶角之后。 口器为刺吸式。 幼虫蛆形,头能缩入前胸节。除头外,可见11节。第1~7腹节各具4对伪足,...
虻科形态特征 虻科昆虫成虫体粗壮,头大,翅宽,体长范围在6至30毫米之间。其触角由3节组成,鞭节末端有3至7个小环节。爪间突发虻科,呈现垫状,与爪垫等大。上下腋瓣和翅瓣均发达,翅中央具有长六边形中室,R脉延伸至翅的外缘,远在顶角之后。虻科昆虫的口器为刺吸式。虻科幼虫呈蛆形,头能...
食虫虻科(Asilidae)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六足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一科。又称盗虻科。通称盗虻。世界性分布,在林区种类较多,世界已知400多个属,4761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知200种,估计有400种以上。简介 两复眼间...
黑水虻,英文名称Black soldier fly,又称光亮扁角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黑水虻最早受到关注,是因为其能够有效地控制野生的家蝇种群。形态特征 外形 卵 径约1毫米,长椭圆形,初产时呈淡黄色到奶色,后期逐渐加深,每个卵团大约包含有500个卵 ...
虻科 Tabanidae; horse flies,双翅目昆虫的一科。通称虻,中国习惯上把吸血的、骚扰牛马等牲畜的虻类称为牛虻。俗名还有马蝇、瞎虻、牛蚊子和牛苍蝇。广布全球,除高纬度、高海拔和一些孤立岛屿外,均有分布,尤以森林和沼泽地区为多。世界已知约80属3800多种,中国已知有12属350多种。
具有长喙的双翅目虻科昆虫——长喙虻,是喜马拉雅地区的象牙参唯一的有效传粉者。同一种群中花冠管较长的象牙参,其柱头上落置的花粉数量较多,喙长较长的长喙虻获取的花蜜也较多。长喙虻对象牙参的专一传粉介导了传粉者对花冠管长度的选择,花冠管的长度又对传粉者的喙长施加了选择压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食虫虻科昆虫的形态特征各异,大小不一,体长范围从5到50毫米,具有多毛的外表。它们的头部特征独特,两复眼之间有一个向下凹陷的顶点,触角分为三节,末端具有一根端刺。strong>足部长度不一,有的粗壮,有的细长,爪间通常带有刚毛状突起,被毛或鬃毛覆盖,极少裸露。颜色方面,食虫虻科昆虫呈现多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