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派篆刻艺术,江苏省常熟市传统美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常熟虞山派篆刻师承吴门派,兼取徽派之长,形成了苍老古朴、沉稳凝重、清新秀丽的艺术风格。沈和、林皋、王瑾为虞山派的创始人。之后,虞山印派又吸收浙派之长,尚古朴之气,力矫妩媚之失。这一时期的代表有严源、毛琛、翁苞封等。晚清时,...
虞山派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当时虞山常熟就已经出现了缪贞的治印实践,这意味着常熟是全国最早形成文人从事篆刻艺术创作的地区之一。明代的时候,虞山常熟的篆刻繁荣发展,涌现出了戈汕、陈仪、陈佑等一大批篆刻名家,为虞山印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清初,紧邻苏州的常熟受到吴门派篆刻艺术的影响,又吸取徽派之长,逐步形...
明清以来,苏州地区的私家藏书蔚为风气,形成了中国南方独特的藏书文化。回溯苏州地区私家藏书的兴盛衰败史,不能不先从“常熟派”说起;谈“常熟派”,又不能不先谈“万卷楼藏书主人”和赵氏父子。在中国藏书史上,常熟虞山一派藏书家异军突起,当始于16世纪中叶前后,时系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嘉靖以前...
《良宵引》是汉族古琴名曲,属于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1614),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该曲自隋代问世,于明代盛行至今,一直深受琴家的赞赏和重视。《潇湘水云》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虞山派:我国明代中叶兴起的一种古琴流派。创始人为严澂,他作过三年知府,在京师曾向琴人沈音及民间琴师学琴,失意后退居山林,又向徐门弟子陈星源学琴。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常熟虞山组织琴家结社,名琴川社或为琴川派,因地处虞山,又为虞山派。严段曾主持编印了《松弦馆琴谱》,收入他弹过的29曲和撰写的文论《...
“清、微、淡、远”是人们对其琴学主张的概括,也是虞山派倡导的琴曲风格,它反映了古代琴家所推崇的一种审美思想,它还标志着琴曲艺术发展的新阶段。以上论点是古今大部分理论,演奏家所达成的共识,然而这一论点是不够完善的。在承认虞山派的创始人为严天池和徐青山这一个基本事实的前提下,我们从新翻阅虞山派...
专题|古琴的派系之虞山派 上篇讲到古琴流派介绍了浙派,本期将主要介绍被誉为中正之音的虞山派。虞山位于江苏常熟,古称“乌目山”,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死后葬于此而得名,北濒长江,东南深入古城,但总海拔仅为263米。其中有照山湖,石屋涧,山水秀雅,清净自然。创始人:严天池(明末清初人,1547年-1625年...
虞山诗派,清初诗歌创作流派之一,创始人钱谦益。虞山印派,林皋所创,字鹤田,一字鹤颠,江苏常熟人。擅长篆刻,有印谱,由虞山张若云为之序。虞山琴派,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古琴流派,严天池创立,其演奏风格为“博大和平,清微淡远”。演奏风格为“理论先行,兼容迟速”。常熟市历代有藏书传统,其中最为有...
篆刻是华夏文明的特种艺术之一,其传承关系由来已久。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是镶嵌在吴文化发祥地太湖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山清水秀、物阜民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虞山派篆刻艺术就是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诞生的,在常熟 “诗、画、琴、印”并称“虞山派”四大艺术样式。历史背景 虞山篆刻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元代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