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兴起了一股逐僧毁寺的风气;特别是滇军师长李根源,对所谓的佛家僧徒更是无比排斥,曾亲自来到鸡足山捉拿“妖僧”;可在虚云大师的劝说和感化下,李根源最终选择皈依三宝,成为虚云大师忠实的信徒。1943年,虚云在重庆慈云寺和华严寺分别举行“护国息灾法会”。对佛理很敢兴趣的蒋介石,也时常前...
清咸丰八年,虚云大师十九岁,瞒着家人开始离家远行,一路到了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为师父正式出家,因此其僧腊是一百零一年,第二年由鼓山妙莲和尚为他受戒具,所以他的戒腊是一百年。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虚云大师离家已经二十多年。此时的他依然是个小和尚,觉得自己在这里二十多年还没有成就道心,自觉...
虚云和尚一连在高台上呆了数日,一连下了数日的暴风雪。这一次,不但化解了瘟病,还解决了干旱。慈禧陛下让人将她送到虚云和尚的跟前,下跪行礼,如今的虚云和尚,已经是一尊活佛了。后来,虚云和尚成了朝廷的主心骨,被尊称为“护国法师”。不过,他偷偷潜藏在终南山,以避世,以“虚云”为名。对于虚云和尚来说...
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被誉为中国第一高僧的虚云,一生兼修禅宗五宗法脉,在全国范围内修缮名刹、整顿佛教,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临终之际,虚云大师为世人留下了最后一个字的遗言——戒。这看似浅显易懂的一个字,却是虚云法师一百多年佛教思想的凝结。只可惜...
新中国成立之后,“虚云大师”也成为了我国佛教文化的代表人物,当时“虚云大师”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他在1953年的时候离开了北京返回了云门寺,并于1959年在云居山居所中圆寂。“虚云大师”临终留下的字,也一直没有人能够破解其中的真正意思,不过相信这应该是“虚云大师”这一生里对于佛法最深的感悟了...
释虚云,俗姓萧,法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湖南湘乡人,生于福建泉州。1858年至福州涌泉鼓山寺依常开和尚出家,翌年依妙莲受具足戒。曾参访高旻寺、天童寺、天宁寺诸刹,巡礼四大名山;进川入藏,瞻仰布达拉宫。后至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朝佛,回国后巡礼鸡足山,在终南山结茅修行。两年后...
虚云大师于1840年,出生在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在年轻的时候,他表现出对佛法和禅宗的浓厚兴趣。在19岁时,他前往福建鼓山涌泉禅寺,剃度出家,开始了他的出家生活。这一决定标志着他生命中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个注定充满艰辛和奇迹的旅程的开始。苦行与修行 虚云大师的早期修行生涯,充满了...
此时虚云法号还是古岩,虚云二字为后来心有感悟时所取。1858年,中华大地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虚云在寺庙中研读经书,与常开大师讨论高深佛法,被寺中上下人等认为天赋异禀。但此时虚云对自己所学颇有不满,他认为自己从早到晚都呆在山中,既不了解山下局势,也无法渡人成佛,这与佛教宣传的“普度众生...
此外,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虚云禅师的一生和修行之道,可以参阅《虚云和尚全集》这套书,一共九册。该系列书籍详尽地记录了虚云大师的生平轨迹,涵盖了他的年谱、生平传记、杂文集、书信往来以及文稿记录等多个维度。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和详尽的文字说明,这套书籍不仅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还以直观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