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依靠摩擦生火的古老方式,进入青铜时代后,中国古人利用铜锡合金铸造出一种名为“阳燧”的圆形凹面镜,用其巧妙地聚集太阳光,从而点燃火种。这一发明不仅展示了古人对太阳能的初步认识和应用,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堪称古代“黑科技”。虎鸟纹阳燧,春秋早期文物,直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
虎鸟纹阳燧,春秋早期文物,直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1052虢国太子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阳燧铸造精美,正面为银白色,呈凹面弧形,虽有些锈痕,但仍然十分光洁。背面有一高鼻钮,可系穿佩带。钮旁有两只首尾相接的斑斓猛虎与双头虺龙和鸷鸟组成的图案。猛虎血口大张,尾巴卷起,似是发出低沉...
阳燧取火 在遥远的青铜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拥有了可以通过聚焦阳光来点燃火种的“打火机”,不可谓不超前。 《周礼·大司寇》记载:“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由于阳燧点火借助的是太阳,古人深信它具备与天沟通的神秘力量,将其应用到祭祀活动中。 作为虢国太子的陪葬品,这件不足盈握的阳燧,...
虎鸟纹阳燧,春秋早期文物,直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1052虢国太子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阳燧铸造精美,正面为银白色,呈凹面弧形,虽有些锈痕,但仍然十分光洁。背面有一高鼻钮,可系穿佩带。钮旁有两只首尾相接的斑斓猛虎与双头虺龙和鸷鸟组成的图案。猛虎血口大张,尾巴卷起,似是发出低沉...
虎鸟纹阳燧,春秋早期文物,直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1052虢国太子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阳燧铸造精美,正面为银白色,呈凹面弧形,虽有些锈痕,但仍然十分光洁。背面有一高鼻钮,可系穿佩带。钮旁有两只首尾相接的斑斓猛虎与双头虺龙和鸷鸟组成的图案。猛虎血口大张,尾巴卷起,似是发出低沉...
【博物院丨虎鸟纹阳燧:照日取火】火的使用,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象征着人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冷寂迈向温暖,从未知中寻得安全感。而在火的获取方式上,人们的智慧更是熠熠生辉。 不同于依靠摩...
虎鸟纹阳燧,春秋早期文物,直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1052虢国太子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阳燧铸造精美,正面为银白色,呈凹面弧形,虽有些锈痕,但仍然十分光洁。背面有一高鼻钮,可系穿佩带。钮旁有两只首尾相接的斑斓猛虎与双头虺龙和鸷鸟组成的图案。猛虎血口大张,尾巴卷起,似是发出低沉...
火的使用,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象征着人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冷寂迈向温暖,从未知中寻得安全感。而在火的获取方式上,人们的智慧更是熠熠生辉。 虎鸟纹阳燧 不同于依靠摩擦生火的古老方式,进入青铜时代后,中国古人利用铜锡合金铸造出一种名为“阳燧”的圆形...
虎鸟纹青铜阳燧等文物亮相三亚,12月1日起至明年春节向公众开放 ■海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刘操 11月22日,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在三亚市体育中心开幕,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国宝级文物虎鸟纹青铜阳燧等 700多件文物集中亮相。 本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