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成为明军的重要武器之一,被广泛装备于骑兵队。这种轻型火炮重量轻、体积小,特别适合于骑兵使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催生了明朝陆军骑炮兵,也是世界历史上首支骑炮兵。虎蹲炮炮身较短,长约2尺,体型轻巧,适合在山林水网中机动,也可以船载作战。炮筒外加装五道箍,使用时不易炸裂。在发射时,炮身前部加装...
在发射前,只需用大铁钉将炮身稳固于地面,其蹲坐的姿态酷似猛虎,因此被命名为虎蹲炮。虎蹲炮的诞生填补了当时火器的不足,迅速在明军中得以配备。例如,在戚继光领导的南方平倭战争中,每五百名明军就配备了三门虎蹲炮,这样的配置显著提升了戚家军的战斗力,对倭寇造成了重大伤亡。战争结束后,戚继光转战北方...
虎蹲炮是戚继光由百子铳改造而成的,本质上是百子铳的一种。明朝前期,火器研制专家们先后创造出一批火炮,其中就有飞云霹雳炮、百子连珠炮,百子连珠炮就是百子铳的一种。百子连珠炮内藏百发铅弹,炮后面有引线,尾部有旋转轴,炮身横装在四方形坚木架上,发射时,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使铅弹发出杀伤敌军。 《武备...
虎蹲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远程火器,是戚家军装备的火炮。为了便于射击明军把炮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得名虎蹲炮。虎蹲炮威力不大,是以曲射为主的火炮(早期的迫击炮款式),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这种轻便的火炮炮管薄且射程不远(约500米),但是细长的炮管更适...
虎蹲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远程火器,为戚家军装备的火炮。为了便于射击,把炮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得名。 虎蹲炮威力不大,是早期的迫击炮款式,是以曲射为主的火炮,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炮管薄,射程不远(约500米),但是...
明军的标准战术是:面对倭寇的攻击,先以虎蹲炮进行炮击,待倭寇接近后再用鸟铳火箭予以打击,最后进行肉搏。这样的火力部署让任何攻击的军队都深感棘手。虎蹲炮在南方的抗倭战争中大显身手,同样,它在北方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戚继光因抗倭功绩卓越被调任至北方,并全面重组蓟镇军队时,他特别强调了虎蹲炮在...
总结原因极多,比如戚继光的兵法造诣,留下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堪称强军宝典。经典攻击组合鸳鸯阵,更是冷兵器时代的无敌阵法。但另一个成功因素,却被提得极少,戚继光打造了一门超级武器:虎蹲炮。 虎蹲炮,此炮长约2尺,重约三十六斤,全身有七道铁箍。由于炮头有两支铁爪架起,形状颇似一只猛虎,故而得...
作为中国历史上和岳飞“岳家军”齐名的“戚家军”创立者,戚继光除了自身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外,也在他的戎马生涯里实地考察,发明了几样利器,甚至其中一样直到满清年间仍在使用,那就是戚刀、狼筅、虎蹲炮、鸳鸯阵。戚家刀: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戚继光发现传统的中国军刀在质量上不如日本的“倭刀”,便吸收“...
最开始为边军使用,在改进前名字五花八门,有三将军缨子炮、虎毒炮等名字。 其实这些炮名并不是一种炮的多种叫法,它确确实实就不是一重炮,戚继光带兵抗倭,在实战重不断改进,最终才有了明朝通用的虎蹲炮。 一般被称作将军炮的在当时普遍认为是重炮,虎蹲炮由他们改造而来,故而在当时普遍被认为是重炮,但放现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