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纽铜錞于,战国时代的文物,通高35cm、肩宽29cm、腹径22-27.8cm,于1958年株洲废铜库采集。器呈蒜头形,顶端椭圆形,侈口平盆,平顶中间饰一卷尾立雕虎,颈饰项圈,倨牙翘尾,虎身饰云纹。肩部隆起呈圆鼓状,直体比肩窄,器身中空,腹横截面呈椭圆形,腹外壁两面饰虎纹,虎头上刻太阳纹,张口露齿,长卷尾...
铜鼓侧悬,錞于以绳索系纽悬挂于横木之上,旁有一人执槌击之。📍虎纽錞于之所以多窖藏出土于河岸、山坡、树下或山洞中,除用作祭祀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可能是巴人战败或撤离时所为。巴人将虎纽錞于用于战场之上,目的可能是借以振虎成、扬虎势。但同时它也是古代巴族如界如虎的天性和勇武普战精神的象征,古代巴...
这枚虎纽铜印尺寸小巧,一寸见方,通体高度则达到了寸半。它的设计独特,最引人注目的是顶部的雕刻:一只栩栩如生的猛虎,前腿挺立,后腿盘曲,形态生动。虎首回转,双眼炯炯有神,嘴角微微上翘,显示出威猛与灵动的结合。虎身线条精瘦而富有力量,虎尾弯曲且上翘,刀工精细,纹理清晰,透出一种强烈的张...
虎纽錞于 虎纽錞于原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原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此件虎纽錞于属战国晚期,是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其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王”之誉
铜质,椭圆盘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缩,作椭圆柱形,肩大腰小,近似筒形。錞于顶部中央铸有虎形纽,虎仰头张嘴,锯牙翘尾,中空,器身完整。文物等级 文物用途:青铜乐器铜色青绿有光泽。是国家馆藏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容扩充 2013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百度百科强强联手,共同...
范文虎虽为百败之将,可终是享尽荣华富贵,寿终正寝,同是“虎纽将军”的明末起义张献忠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1646年顺治三年,张献忠铸虎纽金“永昌大元帅印的第三年,在大西起义政权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他决定放弃蜀地,顺岷江而下,伺机窜逃,但在江口因杨展军...
🌊1989年夏,万州甘宁乡遭遇洪水,一件战国时期的虎纽錞于在红旗水库泄洪道中被发现。这件青铜乐器通高68厘米,上径36厘米,底径28厘米,重达30公斤,造型厚重,音质优良。🔊🐯虎纽錞于以其独特的虎钮装饰和精湛的工艺,在文博界享有“錞于王”的美誉。它不仅是战国晚期巴文化的象征,也是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青...
“青铜虎纽錞于”数字藏品 鲸探平台于2022年7月29日12点发行数字藏品,青铜虎纽錞于,限量10000份,请及时抢购收藏。青铜虎纽錞于,青绿色,整体器形如碓头。虎形纽,盘作椭圆形,鼓肩收腰。平顶中间饰一卷尾立雕虎,颈饰项圈,倨牙翘尾,虎身饰云纹。肩部隆起呈圆鼓状,直体比肩窄,器身中空,腹外壁两面饰...
博物馆探宝|江西萍乡:西周云雷纹虎纽铜器盖二维码 113 发表时间:2024-06-06 15:57上一篇博物馆探宝|江西萍乡:元青花菊纹连座炉、梅纹带座净水瓶三件套 下一篇【展览预告】灼灼窑火 千年不息——萍乡南坑窑瓷器展 文章分类: 要闻典藏 分享到:首页 概况 要闻 学术研究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现在 萍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