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九七。主治冷热不调,赤白五色,诸般泻痢。组成 陈皮(去白)、厚朴、甘草(炙)、枳壳、苍术(米泔浸)、乌豆(炒,去皮)、缩砂仁、白芍药、当归、藿香叶、川芎、木瓜、百药煎、阿胶(炒)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用生姜茶芽蜜水煎调服。主治 冷热不调,赤白五色...
《圣惠》卷十一:藿香散 【处方】 藿香1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桑木耳1分,葛根1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伤寒,干呕烦乱,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
藿香散 拼音 huòxiāngsǎn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甘草(炙)、 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 藿香叶, 各一两; 陈皮(去白) 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 化痰饮, 消宿冷, 止呕吐。 治胸膈痞满, 腹胁胀痛, 短气噎闷, 咳呕痰...
名称:藿香散 拼音:Huò Xiānɡ Sàn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
补脾藿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奇效良方》卷四十。脾受水气,吃转药后便服此药以补之。组成 丁香、藿香、羌活、红豆蔻、川芎、独活、木香、草豆蔻(去皮)、炙甘草各一分(0.3g),干姜三铢,陈皮半两(15g)。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二三沸,空心和滓服。主治 脾受水气,吃转药后便服...
名称:大藿香散 组成:藿香叶、当归、人参、五味子各一两,白术、赤茯苓、黄耆各一两半,木瓜二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一方用姜煎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转筋,烦闷 出处:《普济方》重要文献摘要 《世医得效方》:“大藿香散,治忧愁思虑,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
藿香散主要的功效是解表化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气和中作用,还可以用于缓解风寒感冒。 1、解表化湿 藿香散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里面的药物成分有陈皮以及藿香,能够达到一定解表化湿的效果,缓解身体当中出现的湿气重的症状,促进里面的湿气排出,减轻手脚冰凉。
藿香散2,藿香散2 【来源】《御药院方》卷十。 【组成】广明胶(碎,炒如珠)21克 藿香叶30克 糯米500克 白丁香21克 零陵香30克 皂角(去皮、子,炙)30克 香白芷60克 檀香30克 龙脑7.5克(另
藿香散用于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 草豆蔻仁1两,橘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