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团队解析首个蓝藻藻胆体-光系统II超级复合体的细胞原位三维结构 藻胆体(phycobilisome, PBS)是蓝藻和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通过共价连接的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以极高的效率传递至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和光系统I(photosystem I, PSI)的反应中心以诱导光-化学能量的转化。虽然大多数光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隋森芳院士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藻胆体结构的研究工作。2017年,该团队在Natur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海洋红藻Griffithsia pacifica完整藻胆体的3.5 Å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藻胆体的精密组装机制。2020年,该团队在Nature期刊上报道了盐泽红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完整藻胆体...
2025年1月2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进东课题组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glue for phycobilisome attachment to photosystem II inSynechococcussp. PCC 7002”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藻胆体与光系统II结合的新分子机制。首先,本项研究...
藻胆蛋白体简称藻胆体:在蓝藻和红藻中,其藻胆色素蛋白在活体内以蛋白颗粒状态存在,规则地排列在类囊体的外面,其所捕获的光能可以传给与类囊体膜内的蛋白结合的叶绿素a。此藻胆色素蛋白的聚合体,称为藻胆蛋白体,简称藻胆体。藻胆蛋白是由脱辅基...
为蓝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藻胆体是藻胆蛋白和藻胆素(藻蓝素)的聚合体,规则地排列在光合片层的外面,其所捕获的光能可以传给与光合片层(相当于类囊体)上与蛋白结合的叶绿素a,中心质位于细胞中央,无核膜和核仁的结构,但有核的功能,称为原核。图2为蓝细菌
藻胆体(PBS,phycobilisome)是蓝藻和红藻产氧光合作用的捕光天线系统,作为类囊体膜基质侧的大型蛋白复合体,藻胆体能够通过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传递至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心。然而,光捕获过程必然伴随着与光损伤风险的平衡,目前已知一种由橙色类胡萝卜素(OCP,orange carotenoid protein)介导的光保护模式,在光强较...
藻胆体,这一蓝细菌和红藻光合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凭借其蛋白骨架精准地定位色素团分子(bilins),高效地捕捉并传递光能至光系统I/II及反应中心,从而完成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受此启发,我们设计了一种仿生光合组装体,通过聚电解质与具有光敏及光催化功能的金属卟啉的协同组装实现。在光照条件下,该组装体展现出令人...
为蓝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藻胆体是藻胆蛋白和藻蓝素的聚合体,规则地排列在光合片层的外面,其所捕获的光能可以传给光合片层上的叶绿素a;中心质位于细胞中央,无核膜和核仁的结构,但有核的功能,称为原核。图2为蓝细菌部分代谢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蓝细菌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 。
本研究首次解析了蓝细菌中两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藻胆体的高分辨结构,首次证明了芳香族氨基酸以及连接蛋白在EET中的作用。这些数据为理解光合作用的能量传递提供了关键信息,也为未来人工合成捕光天线复合体提供了潜在的线索。 图 蓝细菌藻胆体类囊体膜上的分布及光能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