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太和后至宣武帝年间,巨鹿人魏灵藏、河东人薛法绍二人为求富贵,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造佛像一区祈福,题记名曰《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碑额高15厘米,宽15.5厘米,中间竖题“释迦像”,左右刻“魏灵藏”“薛法绍”,原石高73厘米,宽39厘米,楷书10行,行23字,共计21...
《魏灵藏造像记》是北魏时期的一块刻石,全名为《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这并无确切的刊刻年月,也无撰书人的姓名,但我们可知它是一幅楷书作品,作为龙门造像的代表之一,它堪称佳作。石碑上有精美的额饰,楷书三行,共九个字。其中,“释迦像”三个字居中,大小略大于两侧的“薛法绍”和“魏灵藏”。北魏的...
一番街上有各色店铺有钟楼有神社,当然最惹眼的就是那些肃穆黑的黑瓦黑墙的房子,称作“藏造”。 藏,是具有防火功能的建筑,鬼面瓦,黑色大漆粉饰的墙壁和厚厚的双开门窗户,原来是商人们用来储藏商品和紧要物品的仓库,后来竟然流行了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藏造博物馆”。 川越一番街古色古香保存了老日本的真正精髓,...
碑额部分也是楷书,分为三行九字,中间竖题“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左侧题“薛法绍”,右侧题“魏灵藏”。北魏时期的造像习惯使用别体字,这块碑记也不例外。虽然具体的刻造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它的书法风格与同窟的“杨大眼题记”非常相似,甚至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无疑是北魏时期的刻石精品。原石碑身高75厘米,宽...
瑞士学者米歇尔·汉斯(Michael Henss)通过对卫藏地区的考察,发现这些曾被归入藏西的样式,大量出现在西藏腹地的寺院当中,有些体量相当大,不便挪移。因此,米歇尔·汉斯认为应该将这些原来认为是藏西的金铜造像,归入卫藏地区。首先,迄今为止,藏西现存11-12世纪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均表现出强烈的克什米尔风格,而...
【藏造】晋城市高平市浩王线,地图浏览、地点搜索、公交驾车路线查询、地点怎么样、在哪、本地服务营业时间查询,店铺电话查询,高清大图预览,地图导航服务,商户评价信息,附近周边美食、酒店、购物推荐,出行引导信息,地点搜索就用百度地图
据专家调查发现,金东藏纸具有全藏造纸工艺中最考究的工艺。金东藏纸流程繁琐,主要有四道复杂的阶段:备料、制浆、浇造及烘焙阶段,其中还蕴含采伐、剥皮、去皮 、撕皮、扎辫、煮料、 洗皮、 鞭皮、 捣料、 拣皮、 蒸料、 打浆、 浇造、 晾晒、 揭纸等16个工序。恢复生产之后,藏纸作坊按照传统的技艺流...
雕刻精美,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造像,最后一个是明代贡品 石观音菩萨立像 隋代,秦安县出土,像高132厘米。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披带。整个造像刻画...
《魏灵藏造像记》朱拓 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原石身高75厘米、宽40厘米、额高15厘米、宽15.5厘米,是龙门造像题记中碑刻和书法艺术的精品,也是龙门四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清乾隆年间钱塘黄易访拓后始显于世。 此碑为魏碑方笔代表,起笔方切,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笔画挺直...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题记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额,楷书三行九字,额中间竖题“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额左题“薛法绍”, 右题“魏灵藏”。北魏造像习惯用别体字,此题记尤多。虽刻造时间无明确记载,但书法风格酷似同窟的“杨大眼题记”,或疑同出于一人之手,当属北魏刻石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