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藏紫菀丸 藏紫菀25g,诃子20g,黄花紫堇15g,鸢尾子15g,亚大黄17.5g,大黄20g。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用水泛制成丸。本品为淡黄色丸,味苦而微酸,具香气。功能解热。用于头痛,四肢关节痛,发烧,头昏等疫症;内服,每日二次,每次2g。(《甘露本草明镜》)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镇咳祛痰。主治瘟疫病,中毒症...
中药藏紫菀为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 藏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治流行性感冒;气管炎。 藏紫菀 拼音名:Cang Zi Wan 别名:青菀。 中药藏紫菀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春,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 缘毛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45厘米。根...
藏紫菀 FLOS ASTERIS SOULIEI 美多路梅 Zangziwan WS3-BC-0133-95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绿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的干燥花序。秋季采收,阴干。 【性状】本品为皱缩成团的花序。总苞球形,直径0.8~1.7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具白色长缘毛;舌状花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长...
药材名称藏紫菀 汉语拼音cang zi wan 文件原文《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 原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Aster souliei Franch. 药材别名青菀 药材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绿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的干燥花序。秋季采收,阴干。 性味归经苦,寒。
藏紫菀在传统藏药领域中,被用于制药,名为九味藏紫菀花散,其藏药名为鲁美古巴。该药方的主要成分包括藏紫菀花、马蔺子、粗糙紫堇、亚大黄、大黄、肉豆蔻、诃子、丁香和安息香,每种药材的用量均为一定比例。制法上,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以此制成散剂。要进行鉴别,需将药粉置于显微镜...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瘟疫症寒性“龙”病,“黄水”病。基本信息 九味藏紫菀花散 藏药名:鲁美古巴 拼音名:Jiuwei Zangziwanhua San 英文名:书页号:C1-254 标准编号:WS3-BC-0251-95 【处方】 藏紫菀花 800g 马蔺子 400g 粗糙紫堇 400g 亚大黄 400g 大黄 400g 肉豆蔻 300g 诃子 400g ...
《中华本草·藏药卷》记载,藏紫菀具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治疗瘟疫病、中毒症、支气管炎、咳嗽气喘和咳吐脓血等疾病。在《藏药标准·部颁》的第一册中,也提到了其治疗上述病症的用途。紫菀属植物不仅是传统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们具有消炎、止痛、止渴...
【3】藏紫菀,3272页,(《中国民族药志》)【异名】青菀(《西藏常用中草药》)。【基原】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原植物】 缘毛紫菀 Aster souliei Franch.多年生草本,高5~45cm。根茎粗壮。花茎单一,紫色,有纵棱,被疏或密的白色长粗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绿色,长圆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
藏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流行性感冒;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