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汉藏史集》和《贤者喜宴》等藏族史籍记载,西藏高原上的文明的流变大致是以下顺序:从古人氏族逐渐演变成西藏最初的四大氏族:赛、穆、顿、东,后来在此基础繁衍,又增加了“惹”和“柱”两氏族,通称为“六大氏族”;接下来便是“玛桑九兄弟”(或称玛桑九族)统治;再后来出现了许多称为“小邦”的分散...
18世纪藏族史|通史编述 18世纪的藏族历史是西藏及周边藏区政治、宗教、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涉及清朝中央政权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深化、蒙古势力的介入以及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统治地位的巩固。以下为18世纪藏族史的**通史性概述**: --- ### **一、政治与军事事件** 1. **和硕特汗国的终结** - 17世纪中叶,蒙古...
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后来又分成六部,即六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王(藏语音“赞普”)。此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300多年的混乱分...
历史上这一地区以盛产盐而闻名,史称该地区的藏族为“察瓦”。“察”即盐,“瓦”即人。3.玛尔康岗(亦译作马康岗、芒康岗),即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的中间地带,今昌都、察雅、芒康等县的古地名;元朝曾设置亦思马儿甘万户府,归宣政院管辖。4.玛尔扎岗(亦译作玛察岗),“玛”即黄河,藏语叫做“玛曲”...
藏族人口变迁,可能你..“一个文明真正的考验不在于人口的多寡,也不在于城市的大小,更不是粮食的产量--这一切都不是,而是这个国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
一、藏族族源——汉藏同源说 对于藏族族源,学术界进行过热烈的争论,其中汉藏同源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同。其基本论点是:汉羌同源,藏出自羌,故藏汉同源。关于羌汉关系,史学界常引用《国语·羌晋语四》中的一条记载:“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
《藏族简史》是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讲述了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
赤玛隆是芒松芒赞的妻子,杜松芒赞的母亲,藏族史上从政的最杰出的女性。杜松芒赞出生时父亲芒松芒赞已经去世,因此赤玛隆辅政的十四年间,平定叛乱使人民安居乐业,替年幼的赞普翦除了拥兵自重的禄东赞之子钦陵及家族。为巩固吐蕃政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大、小五明即十个学科,按照现代学科来划分,有藏族语言、藏族文学、藏族宗教、藏族历史、敦煌学、藏族逻辑、藏族工艺、藏族天文、藏族医学、藏族教育、藏族文化、汉藏关系史、藏族科技、藏族民俗、藏族旅游以及藏族地区的现代化等。为了弘扬藏族文化,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藏族文化、研究藏族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批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