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化碧《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
周敬王时 苌弘见杀 蜀人因藏其血,三年,乃化而为碧 2024-10-08 07:39:4301:25 33 所属专辑:国学每日分享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这句话摘自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他的意思是说周敬王的时候,苌弘被人所杀,蜀国的人将他的鲜血收藏起来,等过了三年,他的血就变成了青绿色的玉石。这个典故用来象征忠诚和...
“碧血丹心”中的“碧”原是绿色的美玉,“血”是不会成为这种颜色的,在这里把“碧”与“血”组合成一个词语的原因出自《庄子 外物》记载的一件事:“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由于血化成了碧玉,显示出血的珍贵,因此后来就用“碧血丹心”表示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以称颂为国死难的志士。( ) 相...
指导意见:肝贮藏血液一方面可制约肝阳上亢,另一方面可防止出血;肝调节血量可使人体的血液在运动时达于...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7),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8)。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9)忧而曾参(10)悲。木与木相摩则然(11),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12),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13),乃焚大槐(14)。有甚忧两陷(15)而无所逃,螴...
A. 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碧;藏血化碧 B.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兵不厌诈 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灼灼 D.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与其出处,题干筚路蓝缕出自《左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符合这一条件的只...
//@唐不闻://@木岛主: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师爷好狗:有意思,先抛开最后事实,第一眼看想到了那句恨血千年土中碧【转发】@木岛主:慎入,江西靖安李洲坳墓地,很多尸骨上都长着神秘的绿色结晶体,...
2.下列四个句子均有含“丹心”的成语,说出每个句子中的成语。 A.《庄子 ·外物》 :“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B.元 ·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 C.唐 ·杜甫《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 D.宋·杨万里《...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藏血,其华在爪。也就是说,指甲的状态与肝的健康密切相关。指甲的生长和变化反映了肝血的充盈程度,因此,观察指甲的状态可以间接了解肝的健康。然而,近年来网上流传着许多关于指甲月牙的说法,比如“月牙越大,身体越健康;月牙越小,可能是肝癌前兆”等。这些说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