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琳琅嘉业堂,鹧鸪溪上小莲庄。”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静立着一座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嘉业藏书楼。古雅的书楼藏于清幽的园林之中,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嘉业藏书楼的原主人刘承幹,是南浔“四象”之首实业家刘镛之孙。他一生爱书,为妥善保管苦心搜罗的古籍,于1920年在家乡南浔营造藏书楼,历时四年落...
据《古越藏书楼章程》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徐树兰“捐银八千六百余两,于郡城西偏,购地壹亩陆分”,“建屋凡四层,前三层皆系高楼,分藏书籍,以中层之厅事为阅书所,桌椅器物皆备”,清楚记载了1900年,徐树兰自捐银两在绍兴城西古贡院处购地一亩六分建藏书楼,合1067平方米,分为四进二楼,前三进用于藏书...
现在还在的古代四大藏书楼是天一阁、皕(bì)宋楼、嘉业堂、文渊阁。天一阁是明代的私人藏书楼,在宁波城月湖边上,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建的,到现在都有 430 多年,一直有着“南国书城”的好名声,算得上是亚洲现在还在的历史最久的私人藏书楼。它的名字是从汉郑玄的《易经》注释“天一生水,地六成...
一幢为四层西式楼,原为天主教总院所在地,另一幢两层建筑,底层为中文书库,二楼为外文书库。这里汇集了原天主堂藏书楼、亚洲文会图书馆、上海租界工部局收藏机构的旧外文文献馆藏数十万册,均为解放前出版,其中,1515年威尼斯初版的约翰·邓斯·司各特所撰《对伦巴底(名言集)的评语》和1655年阿姆斯特丹初版...
北京故宫文渊阁,是清代为储藏《四库全书》而专门修建的一座皇家藏书楼。作为清宫最大的藏书楼,文渊阁与文华殿还兼具朝政经筵功能。文渊阁东侧盔顶碑亭内竖立石碑一通,碑阳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文渊阁赐宴御制诗。这是北京中轴线上为纪念文渊阁建成这一盛事而立的一通石碑,形制精美,意义非凡。
沿着三坊七巷,循着朗朗书声,追溯福地文脉根源,我们走进了一座座福州古代私人藏书楼。一 福州又叫“三山”,“三山”海拔均不足百米,乌山86米,屏山62米,于山58米。三山皆名山,三足鼎立,深藏而不露。于山地处市区东南隅,形状如巨鳌,上有鳌顶峰,边有鳌峰坊。于山北麓,鳌峰坊南,观巷蜿蜒。走进一座门口...
书架呈四边形贴墙摆放,排列有序,以暖色调为主,感受传统简单的藏书楼氛围。整个空间最亮眼的应该是一层通往二层的大楼梯了,宽阔的台阶设计成座椅,视野开阔。坐在楼梯观望四周,大家或自习,或安静找书。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去提问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这里是一个集私人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
官府藏书楼是指由国家或官方所兴建、藏书属于官方所有的藏书楼。在古代藏书楼中,最早出现的就是官府藏书楼,整个藏书楼的历史也始于官府藏书楼。所以,官府藏书的起源也就是我国藏书活动的起源。 我国上古时期的学术文化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统治者养有一批“史官”,他们既通晓巫术,...
在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旧时的老宅和私家园林,园主大多是退隐官僚、地方士绅和文化学者。他们出身世家,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家中几乎都建有藏书楼,藏书、著书是陶冶情操的雅事,有些人也因此成为江南一带有名的藏书家。他们的藏书中不乏宋元善本、明清精抄。古籍版本学家、苏州文学山房主人江澄波在他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