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杨柳:1.杨树和柳树的合称。2.专指柳树。 小提示:"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何处杨柳处在 全诗 原文拼音版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
答案: “藁砧何处在”出自: 唐代 杨炯的 《折杨柳》,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ǎo zhēn hé chù zài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 。 问题2:“藁砧何处在”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藁砧何处在”的上一句是: 心驰明月关 , 诗句拼音为: xīn chí míng yuè guān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 ...
“藁砧何处在”出自唐代杨炯的《折杨柳》。“藁砧何处在”全诗 《折杨柳》唐代 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作者简介(杨炯)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
【藁砧】亦作“藳砧”。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藁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藳”一本作“藁”。唐徐彦伯《鼓吹曲辞·芳树》:“藳砧刀头未有时,攀条拭泪坐相思。”明...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出自唐诗人杨炯的《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
折杨柳 朝代:唐 作者:杨炯 体裁:乐府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杨炯(650—692),字盈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
论杂体则有风人藁砧gǎo zhēn(藁砧,农村常用的铡草工具。藁指稻草,砧指垫在下面的砧板)(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义,如古子夜歌、续曲歌之类则多用此体,古乐府“藁砧今何在?山上复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其辞隐语也),五杂俎(见乐府),两头织织(亦见乐府),盘中(玉台集有此诗,苏伯玉妻作,...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 02、图将——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华堂银烛堆红泪。解说离人多少意。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欧阳修《采桑子》张继《枫桥夜泊》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
藁砧何处在 出自:[唐代]杨炯所作《折杨柳•边地遥无极》 拼音:gǎo zhēn hé chǔ zài ? 诗句:藁砧何处在? 繁体:藁砧何處在? 上一句:心驰明月关。 下一句:杨柳自堪攀。 翻译:蘖砧何处在 《折杨柳•边地遥无极》原文 [唐代] 杨炯 边地遥1无极,征人去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