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我们需要国家和全球治理的机制来做出这个判断,所以像中国人工智能在2017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里面就明确提到了,我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要去建立相应的这种风险防范机制,现在全球在国际社会里面,大家也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尽管我们的意识形态不同,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同,我们治理体系不同,但是大家都...
薛澜:是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也需要“敏捷性”。之前国际社会缺乏这种紧迫感。在ChatGPT发布之前,人们觉得通用人工智能距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但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通用人工智能实现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不受人类控制的、有自主意识的系统出现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所以,最近一两年,在ChatGPT等产品发布后,人工智能...
本文来源:清华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2024年2月23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2024)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以《人工智能发展的治理挑战》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薛澜:人工智能发展的治理挑战 从2022年11月份ChatGPT问世之后,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加速,尤其是以Open AI为代表的美...
二是要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案例的全球分享机制,致力于构建更加包容、开放的技术开源社区,鼓励行业从业者相互分享并借鉴各国在人工智能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共同探寻企业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平衡过程中应有的角色和作用,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注入鲜活动力。三是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打破学术壁垒,加强国际学术...
薛澜指出,人工智能蕴藏的潜在风险包括三类:一是基于技术本身的风险,如幻觉、自主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等;二是基于技术开发的风险,包括数据或隐私的泄露、算法歧视和偏见、侵犯知识产权、产生能源及环保等问题;三是基于技术应用或滥用的风险,包括社会就业问题、因深度伪造带来的诈骗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
近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专访,就人工智能的风险和应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下为专访视频。 薛澜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AI的可怕在于“未知的未知”,发展和治理应“双轮”并行 北京时间6月25日~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在辽宁大连举行。在会议现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教授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独家专访...
人工智能安全的治理挑战 薛澜院长在主旨演讲中指出AI的发展与治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治理挑战主要包括技术进步速度超过治理体系、技术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竞争。为应对这些挑战,他建议增加安全和治理研究投入、政府规制、行业自律和国际治理相结合,特别是在中美技术竞争的...
薛澜:对人工智能这个新技术的发展,我觉得国际社会这一点是有共识的,它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大家需要共同合作采取措施,来对它风险防控。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一种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模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体现出一种智能反应。网络时代下,不知不觉间,人工智能走进人们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4日在京召开。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专题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公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风险需要防范。从人工智能治理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五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步调不一致的问题。人工智能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