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易简是天宝年间(公元742-756)的琴人,唐代琴待诏。在这里我们引申下什么是“琴待诏”。在唐代时,设有翰林院,有文学或医学、艺术等专长的人,就会被安置在翰林院,供给日用三餐,等待皇帝的随时诏令,有画待诏,医待诏,琴待诏等。今天的我们要讲的主人公薛易简就是琴待诏,属于九...
《琴诀》由唐朝薛易简所著,是唐代出现的重要琴论,对后世古琴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琴家薛易简,天宝(742~756)年间宫中的琴待诏翰林。他9岁开始习琴,弹琴善于吸收众家之所长,先后弹过杂调三百,大弄四十,其演奏曲目之广,为当时琴坛罕见。《琴诀》正文 薛易简以琴待诏翰林,盖在天宝中也。尝著...
此琴之善者也。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辨矣。 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殊不知志士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夫正直勇毅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中情感伤。贫乏孤苦者听之,则流涕纵横。便佞浮...
薛易简,唐代琴家,天宝(公元742-756)以琴侍诏翰林。 简介 琴快讯 视频 古琴曲 古琴谱 简介 他九岁习琴,十二岁就能弹黄钟杂调三十曲,及《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弹《大胡笳》、《小胡笳》及《别鹤》、《白雪》等传统琴曲。
🎓薛易简自九岁学琴,到十二岁就能弹奏黄钟杂调三十首,擅长《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时,他已能弹奏大小胡笳,《凤游云》《乌夜啼》《怀陵》《别鹤操》《仙鹤舞》《凤归林》《沉湘怨》《楚客吟》《秋风》《嵇康怨》《湘妃叹》《间弦》《白雪》《秋思》《坐愁》《游春》《渌水》十八弄...
薛易简,唐代琴家,天宝(742年—756年)以琴待诏翰林。 薛易简九岁习琴,十二岁就能弹黄钟杂调三十曲,特别工于《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弹《大胡笳》、《小胡笳》及《别鹤》、《白雪》等十八首传统琴曲。为了吸众家之所长,他“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经过这样广泛地学习,前后...
唐代琴家薛易简:琴艺精湛的古琴大师 薛易简,唐代著名的琴家,曾于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以琴艺待诏翰林。他九岁时开始习琴,十二岁时就能熟练弹奏黄钟杂调三十曲,尤其擅长《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时,他已能弹奏《大胡笳》、《小胡笳》及《别鹤》、《白雪》等十八首传统琴曲。
薛易简明确提出音色要求及相应的演奏要领。他还指出“左右手于弦不可太高,亦不可低。”这太高太低至今仍是常见于弹琴者身上之病。至于“定神绝虑,情意专注”,乃是要求弹琴者精神放松,思想集中,是极重要之演奏原则,同今天的演奏要求完全一致。其“如对长者”,是要人们尊重艺术,慎对技巧,是弹琴者必须...
薛易简,盛唐时期的一位卓越琴家,与董庭兰并驾齐驱,其对琴文化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他精通三百四十曲,但并非每曲皆是精品。薛易简的取舍原则十分独到,他曾言:“善者存之,否者旋废去”,这体现了他不拘泥于传统,也不盲从于流俗,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精研和筛选。他的艺术生涯和重要课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