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祚认为,这两种原则都比较极端,不利于西学科学知识的传播。 此书的另一亮点,就是薛凤祚在继续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数学对数的计算方法,简便且实用。清初数学家梅文鼎称此法“从授时之法,实为便用”。 《历学会通》的天文学理论部分,薛凤祚引用了当时极为先进的哥白尼日心体系学说。原来,古代西方人一...
薛凤祚自述道:“予于诸书多曾讲求,终不能自信于心也。窃思其法,传之西域。尝读洪武癸亥儒臣吴伯宗译西法天文,似称稍备,而十二宫分度有参差不等者,乃独秘之。予久求其说而不解,不知其玄奥正在于此。壬辰,予来白下,暨西儒穆先生闲居讲译,详悉参求,益以愚见,得其理为旧法所未及者有数种焉。
历史人物> 薛凤祚 字仪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南)人。少年即习算学,从魏文魁游学,主持旧法。顺治中(1644——1661),改从西学,得法国人穆尼阁算术,并有创新。通对数及天文历法,结合中西学术,创制新历法,以三百六十五天二十三刻三分五十七秒五微为一年。学贯中西,称一代历算学术之功首。著有《算学会通正集》...
历史知识> 薛凤祚 明末清初山东淄川(今淄博)人,字仪甫,号寄斋。通理学,精《易经》。主张经世致用,乃弃科举而致力于自然科学。从魏文魁习传统历算。后受学于传教士罗雅各、穆尼阁、汤若望,改从西学,得历算之要。与穆尼阁合译西方科学著作,第一次将对数介绍到中国。并从事中西天文、数学的整理和翻译。与王锡...
中国古代数学家——薛凤祚 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与王锡阐并称“南王北薛”。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字仪甫,山东益都金岭镇(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书香门第,少承家学,从小习算,师从魏文魁,主持旧法,学习中国传统的天文历算方法。1652—1653年顺治中期,又...
薛凤祚少承家学,曾投师于孙奇逢、鹿善继门下。著有《圣学心传》。后来因他认为王阳明的学说只重修炼心性而不能致用,便转而学习各种实用科学。薛凤祚起初向当时的学者魏文魁学习中国传统的天文历算方法,1652—1653年前后又至南京,向波兰传教士穆尼阁(Smogulecki)学习西方新法,并协同穆尼阁翻译了西方天文历算...
薛凤祚,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逝世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承袭家学,后来深入学习中国传统的天文历算方法。在1652年至1653年间,他前往南京,向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学习西方新法,并与穆尼阁一同翻译了西方天文历算方面的著作。薛凤祚年轻时致力于儒学研究,并且成为...
薛凤祚先是跟从直隶满城人魏文魁学习中国传统历算,而后他又受业于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天文学家罗雅各,开始了对西学的学习、研究。他虚心学习、博闻强记,学习了多种西方语言文字,吸取了西方各种自然科学如识。他获众师之长,得中西数学、天文之精要,而成为当时学贯中西、以历算知名海内的天文学家。薛凤祚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