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时,薛令之的先世薛贺为避免战乱,举家南迁,成为最早迁入福建福安境内的地方志有记载的人物之一。 薛贺在梁武帝政权中封有“金紫光禄大夫”头衔。薛令之的高祖薛许曾担任隋户曹司理,父亲薛法超,也因文章出众而闻名于世。 在这种家庭背景的熏陶...
薛令之,字珍君,号明月先生,原籍福建道长溪县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镇廉村高岑),后迁至嘉禾里(今厦门市)。唐朝进士(也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员,官至太子侍读。他在史书中与陈黯并称“南陈、北薛”。著有《明月先生集》。唐永淳二年八月十五日(683年9月11日)生。神龙二年(706年),薛令之在长安应试中...
如今,廉村将薛令之的廉洁精神以祖训族规的形式传承至今。翻阅廉村陈姓族谱,十条祖训族规清晰可见: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尊师重友、团结宗族、勤俭节约、崇尚气节、革除陋习、热爱国家、远离异端、严禁赌博。这些祖训不仅刻在族谱上,更烙印在每个廉村人的心中。廉村陈氏后人陈贻贵介绍,每一代廉村人走出村落后,都会在冬...
薛令之(683年—756年),字君珍,号明月先生。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安溪潭廉村)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一生俭朴,为人刚直,为官清廉。“男儿立志须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薛令之幼时聪敏好学,于离村不远的“灵谷草堂”勤学苦读,曾以诗作《草堂吟》明志,可见其襟怀与...
薛令之(683—756),字君珍,号明月,福建长溪县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溪潭镇廉村)人,福建首位进士,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他一生俭朴,为人刚直,为官清廉,被誉为“苜蓿廉臣”。 灵 谷 苦 读 薛令之少时家贫,聪颖好学,期盼有朝一日破壁而出,成为一个于国于民不...
薛令之 薛令之(683—756年),字君珍,号明月,福建长溪县(今福安)人。 唐神龙二年(706年)考取进士,为福建史上第一个进士,他的故乡被唐肃宗赐名为廉村。后因赋诗讽谏唐玄宗,引起唐玄宗不满,遂托病辞官归乡,后迁居厦门岛洪济山北,死后葬于厦门岛下张社(今禾山镇下忠村)。
太姥山薛令之①扬舲②穷海岛,选胜访神山。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东瓯③冥漠外,南越④渺茫间。为问容成子⑤,刀圭⑥乞驻颜。【注】①薛令之(683-756):福建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安)人。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因李林甫冷落东宫,赋诗讽谏唐玄宗,引起玄宗不满,遂托病辞官归乡。②舲:有窗户的小船。③东瓯:...
资料并达成以下任务。说起福安的历史名人,薛令之是一位不得不说的人物。明《八闽通志》记录:薛令之( 683-756 年),字君珍,号明月先生。长溪廉村(今属福安市溪潭 镇)人。唐神龙二年(公元 706 年)中进士。史册称:全闽登第自令之始。薛令之在长安
诗云:“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这首诗表面意思是在抱怨太子家的饭菜难吃,不像是招待老师的做派。但是稍微往深处想一想,便能明白薛令之是在嘲讽当朝奸相。可是有人对这首诗会错了意。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有一次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