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万均、薛万彻都以骁勇善战著称,他们于隋朝末年归顺大唐,并分别为李世民、李建成效力。玄武门之变后,薛家兄弟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率军平定突厥、征讨高句丽,立下许多战功。不过,薛万均最终因一件小事忧愤而死,薛万彻则是因为在唐太宗去世后参与谋立荆王李元景的政变遭诛。 隋朝末年,薛万均、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薛万均,本燉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与艺归款,高祖授万均上柱国、永安郡公。建德
薛万均,这位来自京兆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的唐朝名将,是隋朝涿郡太守薛世雄的第三子,也是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的兄长。他的武艺超群,骁勇善战,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大业末年,薛万均与兄弟薛万彻客居于幽州,随从罗艺归顺大唐,被授予上柱国,封为永安郡公。他大败窦建德,迎战刘黑闼,屡建功勋。在贞观初年,薛万...
薛万均以平灭高昌的战功进封潞国公,但很快他就受到朝臣的弹劾,说他与高昌女子私通。薛万均不服,要同高昌女子去大理寺与告发者对辩。唐太宗想要追究他的罪过,魏征予以劝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现在让薛万均与一个亡国女子对质风流韵事,即使事情属实,也是小事而已,如果只是传言,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唐太宗...
白话版《新唐书》·薛万均传 薛万均本是敦煌人,后来移居京兆府咸阳县。父亲薛世雄,大业末年任涿郡太守,万均与其弟万彻因此客居幽州,以其才力勇武为罗艺所厚善。与罗艺一同归朝,高祖授予万均爵为上柱国、封为永安郡公。 窦建德曾率众十万人入寇范阳,罗艺出兵迎击。万均说:“众寡悬殊,不能硬拼,应当用计谋...
薛万均武艺超群,骁勇善战。隋朝大业末年,和兄弟薛万彻客居于幽州,随从罗艺归顺大唐,授上柱国,封永安郡公。大败窦建德,迎战刘黑闼,屡建功勋。贞观初年,随柴绍攻打梁师都,任行军副总管,击败突厥敌军,升任左屯卫将军。贞观八年,随从李靖攻打吐谷浑,任沃沮道行军副总管,大败敌军于青海,迁左屯卫大将军。
薛万均薛万彻传 薛万均,本敦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与艺归款,高祖授万均上柱国、永安郡公。 窦建德帅众十万寇范阳,艺迎拒之。万均曰:“众寡不敌,宜以计胜。”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建德师度水,邀半度击...
历史人物> 薛万均 万彻兄。隋末归李渊,授上柱国。贞观初从其弟攻突厥、击梁师都,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京兆咸阳人,祖籍燉煌。薛世雄子。随罗艺归唐,高祖授为上柱国、永安郡公。先后参与讨窦建德、刘黑闼、梁师都、吐谷浑及高昌,屡立战功,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封潞国公。太...
薛万均,出生于敦煌,后迁居京兆咸阳。其父薛世雄在隋朝大业末期担任涿郡太守,因此薛万均与弟薛万彻在幽州做客。兄弟俩因武艺超群,深得幽州刺史罗艺的喜爱。隋末乱世,罗艺带领薛氏兄弟投奔李渊,薛万均因此被授予上柱国、永安郡公的官职。窦建德攻打范阳时,薛万均献计以老弱病残应敌,自己则率领精锐...
薛万均,原籍炖煌,后迁居京兆咸阳。他的父亲薛世雄,在隋朝末年担任涿郡太守,薛万均与其弟薛万彻因才武之能,在幽州结识并受到罗艺的厚待。兄弟俩归顺高祖后,薛万均被授予上柱国、永安郡公,薛万彻则成为车骑将军、武安县公。窦建德率十万大军攻打范阳时,薛万均提出智取策略。他建议罗艺用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