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卞《题唐玄宗鹡鸰颂》纸本行书 纵2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卞《题唐玄宗鹡鸰颂》纸本行书 (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卞的代表作《雪意帖》,以行草的形式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入笔丰富多样,自然流畅,笔法娴熟,结体随字而变化,却又和谐统一,尽显神采。章法错落有致,自然天成,与米芾、蔡京的书风相互...
蔡卞(1053-1117),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蔡京胞弟。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翌年,被授任江苏江阴县主簿,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因而受到王安石器重,招他为婿。绍圣四年(1097),蔡卞拜为尚书左丞。徽宗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返乡祭祖,...
初学行书,以蔡卞《楞严经》为范本也不失为正途。清王昶《金石萃编》称此石刻“所书浏漓顿挫,行法不减(米)元章,且通体完善,临池家可以模仿也”。 此石刻已收入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瑰宝·泰山碑刻经典》。 楞严经偈原文: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蔡卞、北宋宰相、书法家(1058年-1117年),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蔡京的弟弟。王安石的女婿。北宋书法家、宰相。 谥号文正。 蔡卞小时聪颖敏悟,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能把启蒙读物倒背如流。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调江阴主簿。元...
蔡卞书法 说到蔡卞也许不太出名,但他亲哥蔡京蔡太师的名号那是“如雷贯耳”,看过《水浒传》的一定知道,蔡京是北宋晚期最大的权臣,造成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蔡京弄权。蔡京名声臭,但他弟弟蔡卞死后居然得到了文臣第一等谥号“文正”,这又是怎么回事? 蔡卞他哥蔡京 一、蔡卞所处的时代 北宋中后期三冗两...
蔡卞的诗文 句 其一 蔡卞〔宋代〕 对掌紫枢参大政,同扶赫日上中天。 纠错 赠华阳法师 蔡卞〔宋代〕 师到华阳洞,山华几度开。 祇应常救物,却遣世人来。 纠错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 蔡卞〔宋代〕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气合于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蔡卞《题唐玄宗鹡鸰颂》纸本行书 (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卞《曹娥碑》(局部) 浙江上虞市曹娥庙藏 《楞严经》之石刻瑰宝,犹如四颗璀璨星辰镶嵌于历史长河,每石皆以独特之宽高比例,傲然挺立,共谱一曲行书艺术的华章。书者蔡卞,虽政途波折,难掩其书法之光华,犹如暗夜中的烛火,虽周遭风雨交加,其光芒...
身为王安石女婿并支持其变法的蔡卞在王去世后,根据《王安石日录》恢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本来面目,重修了《神宗实录》。难道因为他“尊私史而厌宗庙”,就被与其胞兄蔡京同列《奸臣传》? 后世因蔡卞为人“奸恶”而轻其书,史料中关于蔡卞的书迹和书论记载不多。所以书法史论在争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是...
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仙邑慈孝里赤湖境(今枫亭镇东宅赤岭自然村)人。蔡卞小时聪颖敏悟,就读于枫亭塔斗山青螺草堂(后易会心书院),他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能把《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经典也烂熟于心,且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国家法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