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霉[Penicillium cyaneum(Bain et Sart)Thom]的被害粮粒菌落初期白色,后期有蓝绿色的粉状物。此菌为常见的好氧性腐生菌,能引起多种贮粮霉坏。受害粮开始散落性差,破碎粒及胚部,产生白色,有霉味,继而出现蓝绿色绒状菌落。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大批粮食失去食用价值,尤其玉米受害严重。
暗蓝青霉是Penicillium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形态特征 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培养12天,直径33-45mm,具少量放射状皱纹或近于平坦;质地绒状兼絮状;中部通常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结构,边缘或近边缘则少,分生孢子面蓝绿色或灰蓝绿色,近于豆绿色、蓝灰色、或灰蓝绿色;菌丝体白色;具少量的黄色渗出液或缺乏;...
竹鼠体内的“吃人”菌——马尔尼菲蓝状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更名) 马尔尼菲蓝状菌(T.marneffei),是一种条件致病 性真菌,多感染免疫力低下者,艾滋病患者中尤为多见。1956 年由 Capponi 等首次在巴斯德研究所从 越南野生中华竹鼠肝脏中分离并命名,1959 年由 实验室人员接种 T. marneffei 时刺破,引起局部结节性病灶及...
菌(PenicilliumMarneffei)是法国Capponi等1956年从越南非正常死亡的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肝脏中分离出的一种青霉菌。1959年被命名。马尔尼菲菌可在甘蔗和竹笋上,竹鼠(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等)为病原菌的宿主或携带者,是人兽共患的疾病。第一例病人为实验意外。? 是唯一具有温度双相的青霉菌,既能像大多数...
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 下载积分: 1200 内容提示: 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感染 文档格式:PPTX | 页数:34 | 浏览次数:97 | 上传日期:2019-07-29 14:20:20 | 文档星级: 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感染 阅读...
这个基因组草图的诞生意义非凡,它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深入了解扩展青霉的大门。有了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扩展青霉的致病机制,了解它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进行不同青霉属病原菌之间的基因组比较,从而为防治蓝霉病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提高对水果蓝霉病的管理水平,减少水果产业的损失。
中文: 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 英文: g. Acer mono Maxim subsp. glaucum(Koidz.)中文: 粉绿色木槭(亚种)(subsp.glaucum(Koidz.)英文: Cryptococcus albidus (Saito) Skinner and Trichosporon sp., both isolated from surface of peach fruits, could control gray mold and blue mold of apple ...
肺部影像学习-马尔尼菲青霉病(蓝状菌) 结果:马尔尼菲青霉病(A)初始胸部CT表现可见双侧分布的多发小结节及磨玻璃样混浊实变。(B)入院后一周皮肤病变。额部多处红斑丘疹,中间脐凹。 学习公众号文章:带你深入了解“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叶枫教授: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
蓝青霉的孢梗茎长, 其长度在150µm以上,与其他单轮生的种比较,本种的双轮生和不规则者相对较多,分生孢子显著椭圆形,且较大等特征突出。菌落在CA上25℃培养12天,直径13-30mm,中心有脐状突起、其他部分平坦或近于平坦,或具有放射状皱纹和几道同心环纹;质地绒状或兼有絮状;分生抱子结构较多或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