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自古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以其独特的窑变技艺在中国陶瓷烧制工艺中自成一格。清水博物馆馆藏一件元代钧窑天蓝釉瓷碗,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眼前的这只钧窑天蓝釉瓷碗,它最早出土于清水县新城乡闫川村的一个大型窖藏,当时出土...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是北宋—金的一件瓷器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红(紫)色斑块。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
📜 这件元代钧窑天蓝釉碗,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件精美的古代瓷器。它以天蓝色釉为特征,釉层均匀润泽,气泡和针眼明显,口沿处薄釉呈米黄色边缘。圈足的外壁积聚了一圈厚釉,而圈足外壁、底缘与内壁则无釉。 📜 钧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布县内各地,已发现100余处窑址。宋代...
🏺 名称:钧窑天蓝釉碗 📅 生产年代:13至14世纪 📜 时期:元朝(1279-1368) 🛠️ 材料/技术:钧窑 📏 尺寸:身高9.4厘米,直径20cm 🔢 库存编号:科8336 🎁 收藏来源:捐赠(1948) 🏛️ 收藏部门: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亚洲收藏 ...
北宋钧窑天蓝釉碗 北宋钧窑天蓝釉碗是河南省禹县黄庄出土的文物,现藏广东省博物馆。【简介】:高8.9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5.5厘米,敛口,弧形腹,小圈足绞规整。天青色乳浊釉布满小气泡,有棕眼和长条冷冰裂纹。口沿釉薄处为淡黄色,釉流淌,圈足外积釉甚厚,莹亮如宝石,足底有釉,露胎处呈灰黄色,
保利香港春拍|紫艳凝青——北宋 钧窑天蓝釉莲子碗欣赏 Lot 3027北宋 钧窑天蓝釉莲子碗 D 14.8 cm 估价:HKD 120,000 – 180,000 来源:香港万安堂收藏 出版:《紫艳凝青: 琳标堂藏古代钧瓷》,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2008 年,页 31,编号 7 出版于《紫艳凝青: 琳标堂藏古代钧瓷》,香港大学...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是北宋的一件瓷器作品,此作品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
钧窑瓷器以其釉色丰富多变、质感厚重而闻名,而单色釉制品中,天蓝色系尤为珍贵。这件天蓝釉碗,高8.5公分,口径18.7公分,足径5.7公分,造型典雅,圆口深弧壁,外底心凸起一小泥点,矮圈足,足壁外撇。整器通体施以天蓝釉,釉色中带有一丝紫色,口沿处有一道褐色,釉表出现灰色片状纹理,施釉不到底,釉汁垂流,形成不规则...
手捧此碗,光影反射下,仿佛有皂泡自口沿升起,浮于碗上,与其洋文雅称相符,实至名归。💙 钧窑器的蓝釉紫斑是其一大创举,瑰丽情致脱颖于宋瓷诸窑。钧瓷的蓝釉并非颜料所致,而是视觉效果。釉层富含玻璃微粒,散射蓝光,如同天空的蔚蓝。蓝釉上施以铜色料发红,但难以掌控,因此每件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纹理变幻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