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蓝花子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 (Makino) Makino的种子。浙江、台湾、湖南、广西、四川、云南均有栽培。具有消食宽中,化痰降气之功效。常用于食积胸脘痞胀,消化不良,咳嗽痰多。入药部位 种子。性味 味辛、甘,性平。归经 归肺、胃经。功效 消食宽中,化痰降气。主治 ...
蓝花子 中国西南山区春季或秋季主要蜜、粉源植物。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一个变种,学名Raphanus sativus var.oleifera Makino。又名茹菜、满园花、萝卜子和油萝卜。 蓝花子是一年或二年生油料作物。全株粗糙。总状花序,花冠淡紫色、白色或淡蓝色,花粉粒黄色,椭圆形,长角果圆柱形,在种子间缩细,有海绵横隔,果端渐尖。...
蓝花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蓝花子Raphanus sativus L. var. raphanistroides (Makino) Makino的种子。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除净杂质,贮干燥处。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浙江、广西、台湾等地。 中药名称蓝花子 中药学名(拉丁名)Semen Raphani
蓝花子播种种肥要施足。瘦地多用,肥地少用,秋子多用,春子少用。一般每亩用优质农家肥 300 ~ 400 千克,尿素 4 ~ 6 千克,普通过磷酸钙 20~30 千克,硼砂 0.3 千克混合均匀后,再与种子拌匀播种。肥料最好用 40%以上作为种肥使用,一般是带肥播种,也可亩用150~200 千克草木灰(或细粒圾肥或腐熟的细致肥),...
蓝花子(变种)蓝花子(变种) 滨莱菔(台湾植物志),茹菜、冬子菜(广西、四川、云南)根非肉质,不增粗;茎高30-50厘米,有分枝。花淡红紫色;花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长角果长1-2厘米,直立,稍革质,果梗斜上。花果期4-6月。产浙江(普陀)、台湾、广西、四川、云南,野生或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蓝花子 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一个变种,学名Raphanus satirus var.oleiferaMakino。又称茹菜、满园花、萝卜子和油萝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油料作物。原产中国,分布在云南、广东、四川、广西和湖南等省(自治区)的山区。 油用萝卜子种子含油量为30~42%,油中含有棕酸5.99%、 油酸19.54%、 亚油酸19.15%、 亚麻酸10.54...
虽然蓝花子不是直接用于饲养牛只的饲料作物,但其富含油性的特点可以作为补充饲料使用。特别是在冬季缺乏青绿饲料的情况下,蓝花子的种子或提取的油脂可以作为牛的能量来源之一。此外,蓝花子还具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可以帮助牛只提升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蓝花子具有一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品种内个体间差异较大,因此在高...
今年以来,菱角乡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治理”“五个示范乡”创建目标,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省农科院和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发展蓝花子产业。 蓝花子,花开似萝卜花、荚果带有萝卜的辛辣味,它的种子富含油性,可以用于提取油脂,用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蓝花子 原始形态:蓝花子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80cm,具稀疏白色软毛。主根细长而肥厚,但不呈肉质肥大,侧根发达。茎直立,圆柱形,具稀疏硬毛,并有分支。叶片稍带白粉,基生叶多数,大头羽状分裂,长515cm,宽2-5cm,顶裂片大,长椭圆形,侧裂片2-3对,交错排列;茎生叶小,宽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