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于1996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主要从事农业养殖业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养鱼和养鸭。是银广厦后又一起财务造假登峰造极的例子,跟银广厦一样,造假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手段低级。2001年11月,造假的最早的揭露者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姝威教授,一位女勇士(揭露银广厦的《财经》的总编、女勇士胡舒立顶着压力发表了...
蓝田股份是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营企业,史称“中国农业第一股”。总资产从上市前2.66亿增长到2000年28.38亿,每股收益一直维持在0.61到1.15之间。1996年5月,蓝田在上交所上市。1996年至2000年,蓝田股份财务一直神奇业绩增长。2,蓝田“魂断”。2001年10月刘姝威揭露蓝田财务造假,无力偿还20亿贷款。据说当时蓝田...
”5月16日,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名誉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姝威表示。当天,由证券日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主办,北京基金小镇联合主办的“第五届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北京基金小镇专场举行,证券日报记者独家对话刘姝威教授。刘姝威表示,全面注册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监管的规范化,...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蓝田股份 乐水序:一直看我博客的朋友都知道,我在蓝田上面是栽过大跟头的,也真是因为蓝田的惨痛教训,才使得我彻底走上了价值投资的道路,有一句话讲得真好,生活中的错误都是你的宝贵财富,蓝田就是这样的错误。 当年只知道刘姝威的名头,没有看过她的那篇600字的短文,今天有幸从网上看到这篇...
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顾 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
会计案例分析-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会计学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 一、资产规模扩张和公司业绩的情况及疑点 (一)资产规模扩张和公司业绩的情况 蓝田股份(600709)于1996年发行上市,从 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该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 着优异的经营业绩: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 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 了近10倍...
内容提示: 蓝田股份财务报表造假案 在 2001 年以前湖北蓝田股份公司一直是以其高成长、绩优公司的形象示人的。其 98、99、00 年的摊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 0.82、1.15、0.97 元,但随着 2001 年 9 月 21 日证监会对蓝田股份的深入调查,蓝田股份亦显露出其本来面目:蓝田股份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高管和财务人员...
68岁的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孙鹤龄,因涉嫌帮助业绩造假的蓝田股份上市,并非法为其家人运作购买该公司内部职工股而获利480余万元,近日被检察机关公诉至北京市二中院。 检察机关指控,孙鹤龄在担任农业部财务司司长期间,于1995年12月,利用负责农业部所属公司上市及发行股票申报审核的职务便利,为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农业部...
刘姝威,一个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的身影时常穿梭于各类财务分析报告的字里行间,她的声音时常在揭露财务造假的战场上响起。她以专业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为投资者揭示了那些隐藏在财务报表背后的真相,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守护者。2002年,刘姝威因揭露蓝田股份造假事件而一夜成名。蓝田股份曾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