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主治热毒疮瘙痒,心神壅躁。组成 白蒺藜一两(微炒,去刺),白鲜皮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子芩一两,玄参一两,赤芍药一两,栀子仁一两,桔梗一两(去芦头),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前胡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
【处方】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3分,黄芩半两,细辛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苦参半两(锉),蛇床子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莽草3分(微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
名称: 白蒺藜散 别名:白蒺藜散 组成: 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白鲜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子芩1两,玄参1两,赤芍药1两,栀子仁1两,桔梗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六十四。 主治: 热毒疮瘙痒,...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白蒺藜、菊花、蔓荆子、草决明、甘草(炙)、连翘、青葙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疼痛,肝肾虚热生风,目赤涩多泪。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圣惠》卷六十五: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白蒺藜2两(微炒,去刺),玄参1两,沙参1两(去芦头),丹参1两,苦...
刺蒺藜散 刺蒺藜散主要药物组成为刺蒺藜等。方药组成 刺蒺藜1000~1200g 功效主治 治乳胀水行,或乳癌作块肿痛。用法用量 带刺炒,为细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1次服5~10g。
白蒺藜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六。主治肺脏中风,项强头旋,中如虫行,腹胁胀满,语声不出,四肢顽痹,大肠不利。组成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羌活三分,沙参三分(去芦头),丹参三分,麻黄三分(去根节),白术三分,羚羊角屑三分,细辛三分,萆薢三分(锉),五加皮三分,五味子三分,...
蒺藜散6 【处方】 白蒺藜(炒)、芍药、茯苓、甘草、石决明(盐水炒)、川芎(炒)、羌活、当归、防风、苍术(米泔浸,炒)、蝉蜕、麻黄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头风注于目,每早晨昏花者...
民间偏方-蒲公英白蒺藜散治疗干眼症有效方 〔方料〕 蒲公英与白蒺藜各50克,也可以一次多配。 〔加减〕 无 〔制法〕 把上面2味药材打成细粉末。 密封收存备用。 〔用法〕 每次取5克,用开水冲服。 一日2次。 〔功用〕 疏肝明目 〔主治〕 眼睛干痒,干眼症。
白蒺藜散,中药方剂名,出自《银海精微》卷上,用于肝风目暗疼痛,肝肾虚热生风,目赤涩多泪。 【方剂组成】 白蒺藜、菊花、蔓荆子、草决明、甘草(炙)、连翘、青葙子各等分。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本方主要用于肝风目暗疼痛,肝肾虚热生风,目赤涩多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