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 李伯臧,蒲富恪 - 《中国科学:A辑》 - 被引量: 4 收藏相关文章 时间反演对称性引起的自旋宇称效应 1998 - 李伯臧,蒲富恪 -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Periodic Instanton Calculations of Quantum-Classical Transitions in Spin Systems 1998 - Zhang, Yun-bo,Nie, ...
在天线理论的探索中,蒲富恪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他人合作,通过创新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与原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等价的一维积分方程,这个方程替代了著名的Hallen方程。这个创新被应用于介质天线的研究中,推动了数值解和部分解析解的计算。在微磁学领域,蒲富恪与同事一道,突破了前人的线性近似限制,...
“蒲富恪”的解释如下: 蒲 拼音pú 五行木 部首艹 繁体蒲 简体笔画13 繁体笔画13 康熙笔画16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笔顺汉字字源成语词典古文字典说文解字书法演变开头成语结尾成语 蒲p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
2001年5月2日16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在淘宝,您不仅能发现蒲富恪文集的丰富产品线和促销详情,还能参考其他购买者的真实评价,这些都将助您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想要探索更多关于蒲富恪文集的信息,请来淘宝深入了解吧!
我立即找了蒲富恪,同他分别和一些原七室和二室理论组的成员谈话, 动员他们来做天线计算* 在当时理论工作受到普遍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只找到冯克安、 蔡俊道等几个人, 加上数学所方程室派来的罗佩珠、李才中和王厘尔,还有中央广播事业局派来的潘振中* 大家开始学习天线理论和数值计算的基本知识, 我还开始为部分...
工作开始不久,蒲富恪用简单的估计说明,对于 偶极天线,振子套磁介质可能起些作用,而对于环状 天线,套电介质材料才有影响.由于物理所的主要任 务是中波广播天线的小型化,而中波天线都是以大地 为镜面的半个振子,于是电介质室的人很快撤出任务 组,只剩下由林泉负责的磁性材料实验组.多年研究 ...
蒲富恪 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早期发展双时热力学格林函数理论中,首先用到磁性... 蒲富恪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申承民
蒲富恪(1930年7月18日-2001年5月2日),四川成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5月2日逝世。 在早期发展双时热力学格林函数理论中,首先用到磁性理论和非线性...